-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应力比条件下7075-T651铝合金裂纹扩展行为2025年07月29日 14:58
- 7075铝合金是高强度铝合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主要由铝、锌、镁、铜等元素组成,具有密度小、强度高、韧性好、成形容易和加工成本较低等优点[1],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的关键部件中。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X80M管线钢的热变形行为及应变补偿型本构模型2025年07月09日 09:38
- 采用Gleeble-38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对X80M管线钢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900~1 100 ℃和应变速率0.1~7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根据试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考虑真应变对流变应力的影响构建了X80M管线钢的应变补偿型Arrhenius本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GH3536高温合金的高温蠕变疲劳寿命预测2025年07月08日 15:03
- 在600,800,900,1 000 ℃对火焰筒材料GH3536高温合金进行了应变控制的蠕变疲劳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高温蠕变疲劳行为;利用考虑温度和保载影响的Coffin-Manson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对其蠕变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ResNet50网络的输电线路球头挂环超声检测2025年06月27日 12:41
- 输电线路中的球头挂环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出现裂纹、磨损等缺陷,进而影响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ResNet50网络的输电线路球头挂环超声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检测仪采集大量的球头挂环回波信号,再利用门限函数,对采集的回波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在ResNet50网络的作用下,设置多卷积层,提取出回波信号的多个特征,再通过设定损失函数,构建球头挂环检测模型。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横向振动条件下紧固连接的松动机制及影响因素2025年06月18日 12:57
-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横向振动条件下紧固连接结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初始预紧力、载荷振幅、载荷频率及摩擦因数等因素对螺栓防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预紧力的增大能够显著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从而增强螺栓连接的防松性能,但过高的预紧力会导致螺栓发生塑性变形,进而削弱连接的整体可靠性;载荷振幅越大,螺栓连接的松动过程就越快,连接的可靠性也随之降低;随着载荷频率的增大,螺栓连接的松动速率明显加快;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螺纹防松性能显著增强。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DP600热轧双相钢扩孔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2025年06月18日 12:47
- 对DP600热轧双相钢进行扩孔试验后,分析了凸模推进速率及裂纹开口宽度对扩孔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凸模推进速率越快、扩孔后裂纹开口宽度越大,试样的极限扩孔率越大;在固定的凸模推进速率、压边力条件下,建立了极限扩孔率与试样厚度、试样裂纹开口宽度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极限扩孔率与试样厚度的二次方、试样裂纹开口宽度的二次方成反比,与试样厚度、试样裂纹开口宽度成正比。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十六组氨酸酰胺对集输管线用L245钢的缓蚀性能2025年06月10日 15:11
- 以南川页岩气集输管线运行工况为背景,研究了十六组氨酸酰胺(16-ZA)缓蚀剂对L245碳钢在模拟地层水中的缓蚀性能。腐蚀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在饱和CO2环境中,十六组氨酸酰胺缓蚀剂在较低浓度下对L245碳钢具有优异的保护作用,当缓蚀剂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缓蚀率可达90%,且缓蚀率随缓蚀剂用量的增大而升高,当缓蚀剂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缓蚀率为99%。十六组氨酸酰胺缓蚀剂在碳钢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且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证实该缓蚀剂在碳钢表面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输电线钢芯腐蚀原位检测方法2025年06月06日 14:20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出了一种输电线钢芯腐蚀原位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近红外检测获得4类不同腐蚀状态输电线表面的近红外光谱;然后,对比分析获得最佳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潜在投影图(LPG)选择了最佳建模波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降维数据和鹈鹕优化算法(POA)优化参数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腐蚀状态分类识别模型;最后,采用能谱分析数据验证模型对腐蚀状态识别的准确性。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模型不确定性的全概率分析2025年06月06日 14:09
- 针对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模型的不确定性,采用全概率数学方法进行评价分析。调研统计了237组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试验数据,定义了模型因子ε,并基于试验数据计算了4种常用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模型的模型因子。基于试验数据获得关于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理论模型参数的多元回归方程f,以f代替ε进而优化腐蚀管道剩余强度模型公式。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搭接黏接薄壁圆筒的超声检测2025年06月05日 14:54
- 针对薄壁金属与薄壁非金属搭接黏结的薄壁圆筒的无损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声波多次衰减法检测工艺;设计并运用仿真模型,进行轴向拔断力(黏结强度)无损评价;研制了数字化黏结强度无损评价装置。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感应涡流磁场的裂纹缺陷定量检测2025年06月03日 13:31
- 鉴于涡流检测在金属裂纹缺陷检测中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非接触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涡流磁场的检测方法,旨在实现对非铁磁性金属构件中裂纹缺陷的精准定量检测。通过构建仿真模型,模拟不同裂纹特征在交变磁场中的涡流分布变化,揭示裂纹对磁场的具体影响规律。同时搭建试验平台,设计包含激励信号发生器、检测探头、信号处理系统以及运动结构的检测装置,对含不同裂纹的铝合金试件进行检测。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感应涡流磁场的检测探头可定量检测裂纹长度和裂纹深度。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TRL面阵探头全聚焦成像检测的仿真与分析2025年06月03日 13:10
- 针对奥氏体焊缝超声检测缺陷检出和精确定量、定位难度大等问题,利用CIVA 仿真平台,建立了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模型,并基于TRL面阵探头,对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全聚焦检测成像模式进行了仿真与分析。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储气库生产管柱的气固冲蚀性能2025年05月27日 12:45
- 结合榆3×储气库的注采工况,构建了气固冲蚀预测模型,研究了采气量、采气压力、颗粒属性等生产参数对冲蚀速率的影响规律,针对N80油管分析了发生不同程度冲蚀风险的极限生产工况。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粒子群优化后随机森林模型的管道内腐蚀风险预测2025年05月27日 12:38
- 基于塔河油田历史失效数据,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管道内腐蚀主控因素,并将其作为模型输入变量,腐蚀速率作为输出变量,建立随机森林(RF)腐蚀预测模型。为提高预测精度,使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RF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掺水集输多因素腐蚀环境中20钢的腐蚀行为2025年05月26日 13:30
-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研究了掺水集输多因素腐蚀环境中20钢的腐蚀行为。通过设计试验,构建了温度、溶氧含量、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H2S含量等因素及其耦合与腐蚀电流密度(Jcorr)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模型和各因素的显著性。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含体积型缺陷集输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适用性2025年05月23日 16:11
- 基于径厚比为13~20的管道内压爆破试验数据,建立了含腐蚀缺陷集输管道数值计算模型的失效判定准则,并开展了不同缺陷尺寸条件下三种标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交叉验证优化的支持向量机(CV-SVM)算法,建立了集输管道失效压力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预测模型与标准方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缺陷长度、深度及宽度下,DNV-RP-F101标准方法适用于径厚比较小的集输管道,但当缺陷长度小于1D(D为管道外径)时,该方法不具有保守性,推荐采用PCORRC标准方法。相比于标准方法,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3.11%,适用于含腐蚀缺陷集输管道工程适用性评估。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十六组氨酸酰胺对集输管线用L245钢的缓蚀性能2025年05月15日 15:03
- 以南川页岩气集输管线运行工况为背景,研究了十六组氨酸酰胺(16-ZA)缓蚀剂对L245碳钢在模拟地层水中的缓蚀性能。腐蚀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在饱和CO2环境中,十六组氨酸酰胺缓蚀剂在较低浓度下对L245碳钢具有优异的保护作用,当缓蚀剂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缓蚀率可达90%,且缓蚀率随缓蚀剂用量的增大而升高,当缓蚀剂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缓蚀率为99%。十六组氨酸酰胺缓蚀剂在碳钢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且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证实该缓蚀剂在碳钢表面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ABAQUS软件的螺栓连接疲劳行为及寿命预测2025年04月22日 16:12
-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螺栓连接在疲劳载荷下的行为和疲劳寿命进行预测。首先,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详细的搭接疲劳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描述材料的弹性和塑性行为,以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加载不同的预紧力、载荷幅值和载荷频率,对单螺栓和多螺栓搭接结构进行了疲劳仿真试验,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适度增加预紧力可显著延长螺栓的疲劳寿命,高频疲劳载荷会导致材料在较短时间内经历大量应力循环,加速疲劳损伤累积,显著缩短螺栓的疲劳寿命;对于多螺栓搭接结构,由于载荷在多个螺栓之间均匀分布,单个螺栓的应力集中效应减小,整体结构刚度提高,微动磨损减少,从而延长了其疲劳寿命;螺栓连接的疲劳损伤主要集中在螺杆中部、螺纹处及螺栓头部与杆部的过渡区域,这些高应力集中区域是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主要位置,最终导致螺栓连接结构发生断裂。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TC4 ELI钛合金高低周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模型2025年04月11日 12:37
- 钛合金轻质高强,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关键钛制部件的服役环境较为复杂,频繁加卸载引起的疲劳载荷及装配公差引起的振动载荷是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升钛合金的疲劳性能、建立精准的寿命评估方法一直是该材料研究的焦点[1-3]。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耐磨钢高温压缩变形的本构模型构建及热加工图2025年04月08日 10:14
- 钢铁材料如今正向着更高强、更耐磨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追求绿色发展,耐磨钢产品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在热连轧高强钢产品的研发方面,鞍钢放弃了传统合金化耐磨钢的生产模式,提出使用控轧控冷(TMCP)工艺,应用相变强化的机理实现超高强耐磨钢产品的生产[1],即以低合金碳素钢为基础,提高硅和铝的含量,借助TMCP工艺精准控制各相体积分数,冷却后得到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多相组织,以实现耐磨钢的高抗拉低屈强比的综合性能。
-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