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铜导线一次短路熔痕显微组织再结晶过程2024年09月25日 10:19
- 一次短路熔痕是认定电气火灾的重要物证,在火灾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如何准确判定火灾现场的一次短路熔痕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4-6]。现有的铜导线熔痕理论认为:一次短路熔痕是在火灾发生前快速凝固而成的,凝固时具有较大的过冷度,凝固后显微组织为细小的胞状晶。
- 阅读(24)
- [检测百科]分享:耐候钢纵裂成因和控制措施2024年09月20日 13:30
- 本钢薄板坯连铸在生产集装箱用耐候钢时集中批量出现表面纵裂纹缺陷,裂纹在铸坯上无规律分布,在热轧卷缺陷部位取样并做冷态弯折,出现开裂,致使产品不能用来制作集装箱面板和立柱。薄板坯耐候钢属于高磷且含镍铬铜合金,表面纵裂纹的发生几率较大且不易控制。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铝铜接头的扩散焊连接研究现状2024年08月19日 11:14
-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出色的延展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在电缆、电气和电子等工业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铝也是一种良好的导电材料,且价格低于铜。为了降低成本、充分利用铝与铜各自的优异性能,通常需要将铝与铜连接在一起制成铝铜复合构件。
- 阅读(19)
- [检测百科]分享:一种制备TEM金属样品的便捷方法2024年08月19日 10:41
- 针对透射电镜(TEM)金属样品机械减薄较为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简单便捷的套筒式机械磨薄装置,并且以铜片样品为例详细介绍了样品减薄的便捷方法和过程。采用新型装置的便捷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制备40~70μm厚的金属薄片。与TEM制样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效率较高、不易产生机械损伤、均匀减薄的特点,完全符合TEM的制样要求,而且特别适合于稀有小试样的磨薄。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高铍青铜铸锭均匀化热处理炉的精准控温验证2024年08月05日 13:24
- 铍青铜是以铍为基本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弹性极限,弹性滞后小、弹性稳定性好,并且具有耐疲劳、耐腐蚀、无磁性、高导热导电性,受冲击时不产生火花,承受冷热压力加工的能力很强,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精密仪器和仪表的制造等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材料[1-4]。虽然铍青铜的优良性能和特定的用途推动着铍铜工业的发展,但铍的毒性和高昂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铍青铜的研究、生产和应用[5]。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Monel Alloy N04400板材热处理工艺2024年08月05日 10:56
- Monel N04400合金主要成分是镍和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一种用量很大的耐蚀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适合加工成管、板、棒材等各种形状,其中中厚板所占比例很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1-3]。镍与铜二者无限互溶,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如采用去应力、完全退火以及固溶处理等,但是为了获得综合性能优异以及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工程结构用板材标准的产品,需要对该合金板材的热处理工艺开展研究,以获得最佳工艺。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气保焊丝用热轧盘条ER50-6E-ZJ拉拔断丝分析2024年07月30日 09:30
- 气保焊丝用热轧盘条ER50-6E-ZJ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高的塑性、韧性以及良好的拉拔性能。其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是基于钢的合理化学成分设计和轧制过程控轧控冷工艺得以实现。实际生产工艺为转炉→精炼→连铸→控扎控冷。焊丝后期加工过程为剥壳—酸洗—水洗—硼化—烘干—粗拉—细拉—镀铜—分卷—包装。本钢生产规格为6.5 mm气保焊丝用热轧盘条ER50-6E-ZJ细拉至1.8 mm时出现拉拔断裂。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中国古代发达的高温冶铜与古铜器的湮灭2024年07月26日 11:14
-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各地陶窑的加热温度普遍超过1000 ℃,商代的加热温度则提高到可以烧制原始瓷器的1200 ℃以上的高温,到了西周时期在改进了鼓风技术后通常人工冶铜熔炉的温度可稳定地维持在1200~1250 ℃范围。这些加热技术所达到的温度均远高于各种铜器的熔点,由此中国各地出现了许多不使用常规铜矿石冶铜生产,而长期以回收纯铜、粗铜和废旧铜器为原料,以重熔铸造方式制作新铜器及青铜器的作坊,进而在铜器时代结束前大量地湮灭掉了更早期的废旧铜器,尤其是大量湮灭掉了那些难以进入墓葬而当时尚存的铜工具,以致如今发掘到的铜器考古文物,难以直接反映出中国铜器时代早期真实的铜器使用状态。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中国古代发达的高温冶铜与古铜器的湮灭2024年07月12日 15:58
- 1. 引言 19世纪到20世纪期间,欧洲人对西亚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挖掘[1],逐渐认清了西亚苏美尔文明和北非古埃及文明的面貌[2],并意识到西亚地区率先发明人工冶铜技术以及向古希腊、古罗马地区的传播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3]。西方社会早期的文献认为[4],中国的人工冶铜技术出现于公元前二千纪的晚期,即接近公元前1500年的商代早期,而且认为是由西亚传播过去的技术;这种认知在中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5]。产生出这种认知的原因不仅在于欧洲人对西亚地区早期人工冶铜技术
- 阅读(30)
- [检测百科]分享: 人工冶铜技术与文明时代的概念2024年07月03日 09:41
- 这里的中华文明指的是自中国进入文明时代之后所经历文明的萌生、崛起、演变发展的时代;西方文明则指的是自欧洲及周边地区进入文明时代之后所经历文明的萌生、崛起、演变发展的时代。在今天的话语环境中,“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包括了非常复杂且多方面的内涵,因此很难对文明给出一个简洁的定义。即便排除了近现代以来在文明概念所增加的多方面新内容、仅涉及探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问题,仍会产生种种争议;因为对文明历史,人们往往存在各自不同的解读[1],以致尚无法对文明的定义形成共识。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SPA-H耐候钢表面缺陷原因分析及控制2024年06月25日 13:55
- SPA-H是一种低合金结构钢,通过加入Cu、Ni、Cr、P、Si等合金元素增强耐海洋环境大气腐蚀,多用于生产集装箱板。由于集装箱的加工制造和使用环境过程较为复杂,对力学性能、冷成形性能、焊接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性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表面质量、尺寸公差、板形等要求严格。Cu添加SPA-H钢中可在其表面二次析出,形成阴极,促进与其相接触的钢材阳极钝化,起到减缓腐蚀的作用;还可在钢的表层形成富铜相,并在表面腐蚀层与富铜相之间形成致密而强的粘附中间层,减轻钢的腐蚀[1?2]。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气保焊丝用热轧盘条ER50-6“毛刺”原因分析2024年06月24日 10:40
- 工程机械中的焊接结构件焊缝密集且多为拼焊而成,角焊缝占多数,焊接工作量大,对焊件质量要求高。气体保护焊具有焊接操作灵活简单,适用全位置焊接等优点而受到工程机械领域的普遍采用。气体保护焊所用的气保焊丝多为ER50-6系列。盘条加工成气保焊丝过程工艺一般为:盘条机械剥壳—电解酸洗—硼化—烘干—粗拉—中拉—细拉—化学镀铜—抛光拉拔—工字轮收线—层绕—检验。盘条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机械除鳞效果、拉拔过程对磨具的损害以及焊丝镀铜效果。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汽电双驱拖动技术在铜冶炼节能中的运用2024年06月24日 10:29
- 某铜冶炼厂制酸用单台二氧化硫(SO2)风机(风量Q=240000 m3/h,升压63 kPa),功率达到5600 kW,单台设备一年用电量达到4400万kWh。而制氧站所用的单台离心空压机(排气量Q=210000 m3/h,压力360 kPa)功率则达到了17000 kW,单台设备一年用电量更是超过1.3亿kWh,可见耗电量非常大,铜冶炼企业节能降耗的意义显得尤其重要。
- 阅读(70)
- [检测百科]分享:金属器时代与中西方文明特征差异概要2024年06月20日 12:50
- 近三十年来,美国和全欧洲的总耗电量(体现其工业规模)呈现出发达经济体的那种平稳发展的特征[1],仅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才出现了少许波动。这个阶段的前10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工业规模平稳增长,但处于很低的水平,并未引起西方社会的重视。其间,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西方出现了“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结构达到了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终极状态,全世界都要遵从,已无继续变革的空间和必要。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泡沫金属的传热特性及其在暖通行业中的应用探索2024年06月19日 10:35
- 泡沫金属是美国的科学家Sosnick于1948年提出的一种材料加工技术[1],图1所示为由金属韧带型骨架和孔隙单元相互连接的开放单元形成的一种孔穴,每个开放单元(孔穴)包括12~14个五边形或六边形面,材料以铝、钢、镍、铜、陶瓷和金属合金为主,既具有连续相金属的优良特性又具有离散相气孔的特性。因此,金属泡沫有以下几个关键参数表征:孔径是开孔的平均直径,范围为0.1~10 mm;骨架直径是金属骨架的平均直径;孔隙密度是每英寸上孔的数目,与胞体尺寸、孔隙尺寸以及筋肋尺寸有关;孔隙率ε是通过样品的质量和体积测量而得到的孔隙体积分数,范围为80%~99%,可按孔穴是否通透分为开孔和闭孔两类。由于流体流动且换热的特性,在能源领域应用多为开孔型,其内部有连续畅通的三维孔结构,固体骨架之间存在有孔隙,流体可在孔隙内流动,孔隙率ε>80%、比表面积大(1000~5000 m2/m3)、导热系数大、换热性能好[2],多用在热交换器、电子冷却、燃料电池[3]。在能源设施中应用于内嵌泡沫金属的换热器、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接收器、蓄热器等。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模具钢H13高温变形行为及轧制工艺2024年05月28日 11:05
- H13是一种典型的空冷硬化热作模具钢,抗热裂能力良好,适合工作温度低于600 ℃。其工艺性能优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热作模具钢种之一[1-3]。通常用于制造铝铸件用的热挤压模、压铸模、热锻模的热冲孔模具、热切边模等,还广泛应用于铜及其合金的压铸模具[4-5]。H13钢中合金元素含量高达9%,奥氏体在高温变形过程所发生的组织结构变化复杂,通过研究H13钢高温变形行为,确定合理的轧制参数,保证工业化生产顺利进行。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中国古代的高温技术与发明人工冶铜2024年05月13日 10:32
- 早期人类所使用的烧陶温度能够达到800 °C时就有可能发明低温人工冶铜技术,当加热温度达到或高于1000 °C时就有能力发展高温人工冶铜技术;而且较高的冶铜温度更有利于高效率地制作优质的铜器。因此,人类所能实现的高温技术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明人工冶铜技术以及因普及铜器的使用而尽早进入铜器时代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高熵领域新维度:高熵合金纤维2024年05月11日 09:54
- 高强度合金纤维/丝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桥梁缆索和起重机绳索等方面,对民生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常用的传统高强度合金线材多为不锈钢线材、碳钢线材、铜合金线材和珠光体钢丝等。然而,随着工业发展,丝材的使用环境变得更加苛刻,对高强韧合金丝材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强度和塑性方面。例如,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对桥梁缆索的强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同时提升丝材强度、减轻其自身重量并降低工程整体成本。在航母阻拦索中需要高强韧合金丝材可以保障舰载机安全返航,对国民经济建设、军工和国防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还在焊接和3D打印领域有着应用前景。严苛的服役环境对传统线材产生极大考验,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强韧合金材料。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中国及周边地区早期的铜器2024年05月08日 09:42
- 铜是人类最早用来大量制作工具的金属。以Cu为主要化学成分,并含有适量其它化学元素的金属称为铜合金。主要化学成分是铜,其它化学元素总量非常少的金属称为纯铜,纯铜的外观颜色偏红,因此也称为红铜;含有适量镍的铜合金颜色偏白,称为白铜;含有适量锌的铜合金颜色偏黄,称为黄铜。传统上,把含有适量锡的铜合金称为青铜,但如今把含有适量除镍或锌以外的其它化学元素的铜合金都称为青铜。例如,含有适量锡的铜合金称为锡青铜,含有适量砷的铜合金称为砷青铜,或简称为砷铜。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油管路铜管与不锈钢管焊接工艺及性能2024年03月21日 10:54
- 钢是金属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如稳定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焊接性、热稳定性等。铜及铜合金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而且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1],有些铜合金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蚀性。钢与铜及铜合金的连接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与特点,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并且可以大大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目前公司某产品油管路中出现了铜与不锈钢的焊接结构。新的焊接结构需要对其焊接性进行详细的研究,针对此焊接结构,我们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并优化焊接工艺,最终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优良焊缝。
-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