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加重材料对水泥石CO2-H2S耦合腐蚀行为的影响2025年08月06日 10:58
- 模拟了南海深水腐蚀条件,考察了在CO2-H2S耦合腐蚀环境中,加重材料对固井水泥石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重晶石粉无法有效填充水泥石孔隙,易导致腐蚀介质在水泥基体中迅速渗透与扩散;磁铁矿粉易与H2S发生反应产生FeS2,破坏水泥基体的孔隙结构,使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大幅衰退;球形锰矿粉可通过“滚珠”效应改善加重水泥浆体的流变性,并能优化水泥石的孔隙结构,且不参与腐蚀反应,可阻碍腐蚀介质在水泥基体中的渗透与扩散。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测量及校准2025年07月28日 14:35
- 316L不锈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机械加工性能以及优良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电力等行业[1-3]。在含Cl?溶液中,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很容易破裂,从而使其发生点腐蚀损伤,进而诱发腐蚀穿孔、应力腐蚀开裂等腐蚀破坏行为,其危害性极大[4]。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球磨时间对MoCoB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5年07月14日 11:05
- 以钼粉、钴粉和硼粉为原料,对原料粉末进行不同时间(1,12,24,36,48 h)球磨后,采用真空液相烧结工艺制备MoCoB金属陶瓷,研究了球磨时间对MoCoB金属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球磨时间下制备的MoCoB金属陶瓷均主要由MoCoB金属化合物相和钴金属相构成。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天然气掺氢输送管线钢氢脆敏感性研究进展2025年07月01日 13:54
- 天然气掺氢输送可实现低成本、大规模、持续性氢能供给。在高压氢气环境中管道表面吸附的氢原子会因浓度梯度驱动而扩散到管材内部,导致氢脆。管线钢的氢脆过程复杂,其钢级、表面缺陷、组织缺陷及腐蚀环境和运行工况等均会影响氢脆敏感性的变化规律与机制。探究现役天然气长输管道与氢气环境相容性特征,对预防和控制氢脆的发生、保障掺氢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淀粉离心机转鼓开裂原因2025年06月24日 10:55
- 某淀粉离心机转鼓鼓底表面出现裂纹。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该离心机转鼓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鼓内表面在加工过程中未圆滑过渡,导致沟槽部位产生应力集中,在腐蚀性氯离子的作用下,转鼓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转鼓材料组织中析出了硬脆的σ相,析出相周围局部存在贫铬区,进一步促进了裂纹的扩展。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船用发动机Z40CSD10钢排气阀断裂原因2025年06月24日 09:30
- 某船用发动机Z40CSD10钢排气阀在服役约18 000 h后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排气阀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排气阀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断裂起源于排气阀阀盘的腐蚀坑处,断裂排气阀因长时间接触高温烟气,其表面发生高温氧化腐蚀,且烟气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腐蚀性S、Cl元素,加速了腐蚀坑的形成,最终导致排气阀发生疲劳断裂。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M50螺栓断裂原因2025年06月19日 13:12
- 某海洋环境下服役的M50螺栓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二次质谱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螺栓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栓长期在潮湿的海洋环境中服役,导致其发生电化学腐蚀,螺栓表面形成了点蚀坑,并释放出氢离子;螺栓的根部存在应力集中,氢离子在根部螺纹区域富集,最终导致螺栓发生应力腐蚀断裂。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球磨时间对MoCoB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5年06月12日 15:17
- 以钼粉、钴粉和硼粉为原料,对原料粉末进行不同时间(1,12,24,36,48 h)球磨后,采用真空液相烧结工艺制备MoCoB金属陶瓷,研究了球磨时间对MoCoB金属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球磨时间下制备的MoCoB金属陶瓷均主要由MoCoB金属化合物相和钴金属相构成。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铜及铝合金的大气腐蚀及其影响规律2025年06月11日 13:01
- 针对安徽省域自然曝露1 a、3 a后的H59黄铜和2024、5052铝合金试样,开展腐蚀层组成及形貌研究,探讨合金大气腐蚀机理。采用腐蚀质量损失法获取试样的腐蚀速率,评估大气腐蚀等级,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主要环境因素对铜、铝合金试样大气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温度下316LN不锈钢的低频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行为2025年06月11日 12:55
- 研究了环境温度对316LN不锈钢在高温水环境中低频载荷作用下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水环境对316LN不锈钢的疲劳裂纹扩展有显著加速作用,升高温度导致不锈钢氧化现象更加显著,使得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升高,且高温水增加了疲劳扩展的加速因子。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P92钢在650 ℃、MPa超(超)临界水中的氧化行为2025年06月11日 10:30
- 发展更高温度和更高压力的超(超)临界火电站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证能源安全稳定的关键技术之一。P92钢作为成熟的商用马氏体耐热钢,拥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焊接性能及一定的抗高温氧化/腐蚀能力,已被广泛用作超(超)临界火电站机组的过热器、再热器、集箱、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管道等关键部件的材料[1]。因此,系统评价P92钢的氧化行为及机制不仅可以为现有材料及电站的服役提供数据支撑,还可以为未来马氏体耐热钢的抗氧化设计提供参考。 国内已有大量学者研究了9Cr马氏体耐热钢在超(超)临界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镁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中降解及摩擦磨损机理2025年06月10日 15:35
- 镁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且植入人体内后能够迅速降解直至完全消失,但由于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与人体体液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被迅速腐蚀,无法满足髓内钉需要一定降解周期的使用要求,尤其是承载后,摩擦-腐蚀耦合作用可能进一步加剧其降解。通过腐蚀形貌观察、腐蚀速率测试、电化学极化曲线以及摩擦磨损试验等,综合分析了纯镁和镁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SBF)中的腐蚀速率及摩擦磨损性能。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保温时间对金属陶瓷组织、物相和腐蚀性能的影响2025年06月10日 15:27
- 采用液相烧结工艺制备了Mo2NiB2金属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1 280 ℃)保持时间(保温时间)对Mo2NiB2金属陶瓷物相组成、组织结构、硬度、摩擦磨损性能与耐蚀性的影响。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十六组氨酸酰胺对集输管线用L245钢的缓蚀性能2025年06月10日 15:11
- 以南川页岩气集输管线运行工况为背景,研究了十六组氨酸酰胺(16-ZA)缓蚀剂对L245碳钢在模拟地层水中的缓蚀性能。腐蚀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在饱和CO2环境中,十六组氨酸酰胺缓蚀剂在较低浓度下对L245碳钢具有优异的保护作用,当缓蚀剂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缓蚀率可达90%,且缓蚀率随缓蚀剂用量的增大而升高,当缓蚀剂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缓蚀率为99%。十六组氨酸酰胺缓蚀剂在碳钢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且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证实该缓蚀剂在碳钢表面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海上风电用42CrMo轴承钢的电化学行为2025年06月10日 15:02
- 采用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测试等手段研究了42CrMo轴承钢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并研究了温度和腐蚀时间对其电化学过程的影响规律。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310S和800H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及其在天然海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2025年06月10日 14:37
- 在天然海水介质中,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310S不锈钢和800H不锈钢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对比,并通过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这两种不锈钢在天然海水环境中的腐蚀规律。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海洋平台导管架牺牲阳极失效机理2025年06月09日 13:11
- 以胜利海域海洋平台导管架阴极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场勘察其海生物附着情况,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牺牲阳极的腐蚀形貌、工作电位和活化特性等,并据此分析了海生物附着条件下牺牲阳极失效的关键原因。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油气管道腐蚀与防护的研究进展2025年06月09日 10:46
- 针对油气管道日益严重的腐蚀问题,对管道腐蚀的类型、管道内外部腐蚀的影响因素等进行概述;并针对管道的内外部腐蚀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利用已有的技术加强对油气管道的检测,最大程度地避免腐蚀现象的发生;最后以现有的防护措施为基础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低温离子渗氮对17-4PH不锈钢磨损和腐蚀影响的研究现状2025年06月09日 10:35
- 对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丝杠材料17-4PH不锈钢进行低温离子渗氮处理,可以提高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满足堆内苛刻的要求。为此,综述了低温离子渗氮对17-4PH不锈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着重阐述了经低温离子渗氮17-4PH不锈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输电线钢芯腐蚀原位检测方法2025年06月06日 14:20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出了一种输电线钢芯腐蚀原位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近红外检测获得4类不同腐蚀状态输电线表面的近红外光谱;然后,对比分析获得最佳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潜在投影图(LPG)选择了最佳建模波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降维数据和鹈鹕优化算法(POA)优化参数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腐蚀状态分类识别模型;最后,采用能谱分析数据验证模型对腐蚀状态识别的准确性。
-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