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异种铝合金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2024年12月13日 10:14
- 6061铝合金和5052铝合金均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韧性好和抗冲击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结构件不同部位所需性能不同,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种类和性能的铝合金来焊接构成,以最大限度发挥各自性能优点[1-2]。然而,异种金属由于熔点、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和热裂纹敏感性等热物性参数的差异,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气孔和裂纹等缺陷,造成异种金属焊接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降低[3-5]。
- 阅读(27)
- [检测百科]分享:铁包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2024年12月13日 10:08
- 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破碎机锤头等服役于高冲击载荷工况下的工件,其冲击韧性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向金属材料中添加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可以大大提升材料的耐磨料磨损性和冲击韧性,这得益于ZTAp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在金属基体中均匀分布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硬度和强度[1-13]。ZTAp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基体与颗粒间的界面结合性能紧密相关,界面结合性能越好,冲击韧性越强[14]。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温度对核电压力容器用SA508-Ⅲ钢拉伸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3日 09:41
- 核电压力容器作为核反应堆的第二道安全屏障,是压水堆核电站最关键的设备之一,直接关系到核反应堆的安全和寿命。核电压力容器由于长期服役于高温、辐照环境,并且时刻面临地震、海啸等安全隐患,因此其结构用材的组织和性能要求很高。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火焰喷涂纯锌和Zn-Al合金涂层的耐腐蚀性能2024年12月12日 13:34
- 6系铝合金(Al-Mg-Si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加工成形性好、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海洋装备、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1-3]。在大气环境下6系铝合金表面会生成薄而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基体,阻碍进一步腐蚀[4-7];然而在盐雾、海洋环境等复杂工况下,铝合金表面氧化膜易溶解破裂,导致基体被介质浸渗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局部腐蚀[8-9]。通常,可采用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热喷涂、激光表面处理等表面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保护层,以适应海洋恶劣工况。其中,热喷涂技术具有沉积速度快、适用性广、不受限于表面整体或局部制备、施工灵活性好等优点[10],受到了广泛关注[11-12]。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搅拌针转速对6061-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焊接温度及硬度分布的影响2024年12月12日 13:06
- 6000系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焊接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是理想的轻量化结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轨道列车以及汽车等领域[1-3]。6000系铝合金结构件的常用连接方法包括钨极氩弧焊(TIG)、气体保护焊(MIG)、激光焊(LBW)等熔化焊工艺以及搅拌摩擦焊(FSW)等[4]。相比熔化焊[5-12],搅拌摩擦焊可在低于合金熔点温度下实现无熔池焊接,且效率高、成本低,适合焊接6000系铝合金的长直焊缝,接头强度系数可达到85%以上[4,7-8],更适用于轻量化结构件的焊接。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镍添加量对锰锌铁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2日 11:20
- 锰锌铁氧体(MZF)是一种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软磁铁氧体,由锰、锌、铁的氧化物及其盐类构成,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光敏性能、光电性能、催化性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窄而长的磁滞回线、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功率损耗等性能,可用于制造开关电源的主变压器、滤波器、电感器,录音录像设备的各种磁头、传感器以及军用民用抗电磁干扰产品[1-8]。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硅、铬掺杂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2日 11:07
- 由摩擦磨损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材料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求耐磨减摩材料以及探索材料防护技术成为了研究焦点。渗氮、渗碳、喷丸、制备涂层、电镀等表面改性技术可以通过改善工件的表面状态来提升其摩擦学性能[1-2]。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3-5]制备的TiN涂层能够提升刀具以及零部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是该涂层在650 ℃时会发生氧化形成疏松的TiO2而失效[6-7]。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825合金在含单质硫高温高酸性环境中的局部腐蚀行为2024年12月12日 10:51
- 镍基合金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但在高温、H2S、CO2与单质硫的环境中仍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腐蚀。方建波等[12]分析了某热采井中825合金的腐蚀原因,发现在高温高压环境中825合金发生了氧腐蚀与硫腐蚀。张瑞等[13]发现在205 ℃,含H2S、CO2、氯离子及单质硫的环境中,718合金发生明显的点蚀与均匀腐蚀,高温下的单质硫直接或间接与金属发生反应导致大面积的均匀腐蚀。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7075-T6铝合金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连接工艺优化2024年12月11日 14:53
- 7075-T6铝合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和耐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1-2]。在实际应用中7075-T6铝合金多以焊接件的形式出现,但其表面存在的一层熔点较高的致密氧化膜(Al2O3)极大增加了焊接难度,即使采用大功率密度的熔焊工艺以极快速率完成焊接,焊后铝合金接头处也经常出现气孔或热裂纹,导致焊缝的性能变差,从而影响整个工件的使用寿命[3-8]。
- 阅读(27)
- [检测百科]分享:焊接热输入对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电弧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1日 13:33
- 目前,有关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很多[8-10],但对其焊接工艺的研究却较少,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以获得与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相匹配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焊接结构的设计以及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行为等方面[11-12]。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硅、镍含量与制备工艺对Al-Si-Ni合金组织和热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1日 11:21
- 高铝含量(质量分数50%~90%)的Al-Si合金具有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密度低、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应用于微波功率器件、集成功率模块、收发模块等电子功率器件的封装基座等方面。然而,通过铸造工艺制备的高铝含量Al-Si合金的热物理性能无法满足电子封装用材料的要求[1],需要采用喷射沉积法复合热压工艺进行制备[2],但这种复杂的制备工艺限制了其在电子封装材料方面的应用。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锆合金压力电阻焊接头热影响区中第二相的组织特征2024年12月11日 11:12
- 锆合金具有热中子吸收截面低、抗腐蚀和高温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核燃料棒包壳管材料。一般在包壳管中装填芯块与弹簧后,会采用焊接方法对包壳管和端塞进行密封。包壳管与端塞的密封焊接头是核燃料组件连接中性能要求最高的,具体的要求包括密封性、强度、耐腐蚀、耐冲蚀、耐振动和耐冲击等。核电用锆合金的焊接工艺方法主要包括压力电阻焊、电子束焊、激光焊、非熔化极惰性气体钨极保护(TIG)焊等[2-4]。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铬添加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结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0日 14:13
- 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是金属切削加工中常用的刀具材料[4]。与WC-Co硬质合金相比,Ti(C,N)基金属陶瓷的优势在于其热硬度较高、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好、高温抗塑性变形能力强以及价格低廉、原材料丰富等[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Ti(C,N)基金属陶瓷取代传统WC-Co基硬质合金应用于普通碳钢、合金钢和铸铁的加工以及钢件的精铣等方面[6]。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焊接速度对铝合金/铜激光熔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0日 13:46
- 铜因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以及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开关设备、断路器的电气布线和元件[1]、船舶中管道和供暖系统、电机、发电机、动力传输系统和汽车的刹车片线等[2-4]。但我国的铜资源比较匮乏,价格昂贵,而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并且铝合金的导电性仅次于铜,同时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因此以铝代铜或者铝/铜复合以降低成本,符合国家生产战略。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两种典型初始取向Mg-11Gd-3Y-0.5Nd-Zr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2024年12月10日 10:37
- 镁合金由于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阻尼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通信等领域[1-4]。然而,镁合金具有塑性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同步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和强度,研究人员提出向合金中引入一种双峰分布晶粒组织,该组织由拉长的变形晶粒(粗晶)和等轴的动态再结晶晶粒(细晶)构成[5-7],形成该组织结构的关键在于动态再结晶。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热轧变形量对Fe-18Mn合金显微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0日 09:53
- 机械振动及噪声会带来机械结构损坏、寿命缩短、加工精度降低以及生活工作环境变差等问题,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1]。阻尼材料可以将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有效降低机械振动及噪声[2]。在金属阻尼材料中,Fe-Mn合金由于制造成本低、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等优势,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3]。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预回火工艺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09日 15:21
- H13钢是目前国内铝合金热挤压模和压铸模的主要材料。随着科技发展,制造业对加工工件的性能要求越发严苛,这同时提高了对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回火工艺通常为模具服役前的最后一道热处理工序,回火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奥氏体转变、马氏体分解以及碳化物转变等显微组织演变;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决定着材料服役过程中的力学性能。预回火(在正常回火前进行的一次回火)是一种常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调控材料原始奥氏体晶粒与析出相类型,从而改善关键力学性能。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淬火配分对工程机械用22MnB5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09日 14:51
- 现代工程机械轻量化、大型化方向的发展对工程机械用钢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强韧性[1-2]。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后在模具中进行快速冲压成形,在保压状态下进行淬火冷却的热冲压成形技术是高强度工程机械构件的重要制造工艺[3-4]。然而,热冲压成形工艺制备的构件组织几乎全是马氏体,韧塑性相对较差[5],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开裂并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性[6],因此有必要对热冲压成形件进行后续热处理以改善其强韧性。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45钢表面完整性与冲击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09日 13:30
- 45钢作为一种优质碳钢,应用广泛。由45钢材料制造的物理试样在膨胀断裂过程中,会经历复杂的加/卸载路径、大变形过程,存在多种断裂模式(层裂、剪切、拉伸)的竞争与耦合,其破坏位置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为保证断裂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工件应具有较高的表面完整性和断裂性能[1-2]。表面强化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件的表面完整性,同时影响其力学性能。目前已有了多种表面强化技术,包括喷丸、滚压、激光冲击、机械研磨等[3]。超声滚压技术是将超声辅助与表面滚压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加工技术[4],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核工业、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5-10]。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退火温度对淬火配分后热轧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09日 11:03
- 汽车轻量化是降低能耗、减轻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实现轻量化,发展高强度汽车钢已经成为必然趋势[1]。淬火配分(Q&P)工艺是获得高强钢的一种新工艺,基于碳在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中的元素迁移,通过提高室温下富碳残余奥氏体含量来生产高强钢[2-3]。一般情况下,淬火配分钢的室温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和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组成,由于残余奥氏体可以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因此淬火配分钢可以获得优秀的强塑性匹配[4]。采用淬火配分钢作为汽车车身用钢和结构用钢,可以显著减轻白车身质量,增强车体的抗撞击能力,减小车身钢板的变形程度,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5-6]。
-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