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检检测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腾讯微博|网站地图

您可能还在搜: 无损检测紧固件检测轴承检测浙江综合实验机构

社会关注

分享:热连轧高铬铁轧辊断裂原因

返回列表 来源:国检检测 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分享:热连轧高铬铁轧辊断裂原因扫一扫!
浏览:- 发布日期:2025-09-10 14:01:17【

轧辊是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一种生产工具,在实际生产使用中,轧辊处于一种复杂的应力状态下,如轧辊与轧件接触加热、轧辊水冷却引起的周期性热应力,轧制载荷引起的接触应力、剪切应力及残余应力等[]。轧辊的失效模式有剥落、断裂、辊面损伤等。轧辊断裂是轧辊最严重的一种失效形式,轧辊断裂不但会造成轧辊与轧材损失,还会影响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处理时间长,影响轧机的作业效率。 

某热轧厂精轧机组F1工作辊为离心复合浇铸后经热处理的高铬铸铁轧辊,其主要分外层、中间层和辊芯3个部分,其中外层材料为高铬铸铁,中间层和辊芯材料均为球墨铸铁。该轧辊在技改生产调试时,辊身距轧机操作侧710 mm处发生断裂。笔者采用一系列理化检验方法对该轧辊的断裂原因进行分析,以避免该类问题再次发生。 

断裂轧辊的宏观形貌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轧辊从辊身处横向断裂为两部分,断口较平齐,断裂面均与轴线垂直、较平整,无明显塑性变形,外表面呈块状或大块片状剥落,剥落处沿辊身轴向呈深蓝色,可见较深的网状龟裂纹,断面已生锈,呈黄褐色,轧辊疲劳源区有少许台阶和褶皱,裂纹扩展区呈扁平的贝壳状疲劳条纹线,瞬断区域较大,说明轴断裂前受载荷较大。初步判断该轧辊断裂方式均为疲劳断裂,断裂源位于轧辊外缘。 

图 1 断裂轧辊的宏观形貌
图  1  断裂轧辊的宏观形貌

分别在断裂轧辊的外层、中间层和心部取样,对试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断裂轧辊的外层、中间层、心部的化学成分均符合YB/T 4336—2013《冶金用高铬铸铁轧辊技术条件》的要求。 

Table  1.  断裂轧辊的外层、中间层和心部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项目 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Cr Mo Ni V
外层实测值 2.81 0.55 0.91 0.034 0.012 18.00 1.01 1.10 0.23
外层标准值 2.4~2.8 0.3~1.0 0.6~1.5 ≤0.1 ≤0.05 15~19 0.6~1.8 1.0~1.4 0.2~0.5
中间层实测值 1.57 2.25 0.60 0.037 0.010 0.16 0.06 0.11 -
中间层标准值 1.3~1.7 1.8~2.5 0.4~0.7 ≤0.08 ≤0.03 ≤0.2 ≤0.2 - -
心部实测值 3.35 2.76 0.20 0.064 0.012 0.08 0.02 0.05 0.02
心部标准值 2.5~3.5 1.4~3.0 0.4~1.2 ≤0.1 ≤0.03 ≤1.0 ≤0.2 - -

在断裂轧辊上取样,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该轧辊的力学性能符合标准YB/T 4336—2013的要求。 

Table  2.  断裂轧辊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项目 抗拉强度/MPa 硬度/HSD
实测值 370 83,82,83,83,85,82,84,85,84,84,84,85,83,85,83,83,85,83,83,84
标准值 350~600 75~81

在轧辊断口表面龟裂处截取金相试样,将金相试样进行镶嵌、磨制、抛光和腐蚀处理,并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轧辊心部、中间层的显微组织分别为珠光体+铁素体+球墨、珠光体+碳化物;轧辊表面试样的碳化物含量增多,存在粗大龟裂纹,试样截面内裂纹粗大,且垂直表面向内扩展,显微组织中存在较多针状马氏体,板片状碳化物较多;外层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回火马氏体+马氏体+碳化物。 

图 2 断裂轧辊的显微组织形貌
图  2  断裂轧辊的显微组织形貌

用扫描电镜观察金相试样,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裂纹沿板片状碳化物与基体交界处扩展,未观察到异常夹杂物。 

图 3 金相试样的SEM形貌
图  3  金相试样的SEM形貌

断裂轧辊断口的SEM形貌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轧辊从表面起裂,裂纹源区可见明显的网状龟裂纹和大块状、片状剥落,断口可见疲劳辉纹;瞬断区断口可见河流花样,呈解理脆性断裂特征;辊身的工作层内可见比较发达的柱状晶,呈离心浇铸特征;从表面向内,柱状晶区可见大小不等、形状无规则的自由晶面,最大区域尺寸为226 μm×163 μm(长度×宽度);整个断口未见异常夹杂物,断口呈典型的疲劳断裂特征。对自由晶面进行能谱分析,得到其主要成分为氧元素和铁元素。 

图 4 断裂轧辊断口的SEM形貌
图  4  断裂轧辊断口的SEM形貌

轧辊表面龟裂处SEM形貌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轧辊表面龟裂纹均呈网状分布,裂纹较深处存在严重氧化,且晶界熔化,呈过热特征。 

图 5 轧辊表面龟裂处SEM形貌
图  5  轧辊表面龟裂处SEM形貌

在轧辊表面龟裂严重处和正常处截取试样,采用X射线衍射仪的Cu靶对试样进行不稳定相残余奥氏体测定,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轧辊表面龟裂严重处和正常处的残余奥氏体含量相当,质量分数均不大于5%。 

图 6 轧辊表面龟裂严重处和正常处XRD分析结果
图  6  轧辊表面龟裂严重处和正常处XRD分析结果

导致轧辊断裂[-]的应力有4种,分别为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轧制过程中的机械应力,轧制过程中轧辊的组织应力,以及轧辊内外温差造成的热应力。残余应力过大引起的断裂通常发生在新辊上机使用的前几次,而该轧辊已经历下机磨辊,因此可排除残余应力引起的断裂。轧机调试生产低碳钢时,轧制力不会过大,由机械应力产生断裂时先损坏的是传动端辊颈,从实际轧制和断裂情况来看,不是机械应力造成辊身断裂。XRD分析结果显示,高铬铸铁轧辊的辊身工作层中无亚稳定组织残余奥氏体,可排除组织应力引起的辊身工作层剥落和轧辊断裂。轧辊离心铸造过程中的疏松、缩孔等缺陷在工作层呈自由晶面特征,两支轧辊中的自由晶面尺寸很小,可以排除铸造缺陷造成的轧辊断裂。 

因此,轧辊断裂的原因为轧制过程中轧辊内外温差产生了热应力。纵向热应力Δσ的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Δσ=[E/(1-μ)] αΔq (1)

式中:E为弹性模量;μ为泊松比;α为线膨胀系数;Δq为轧辊表面和心部之间的温差。 

经过试验测定,高铬铸铁材料的E为21.8×104 MPa,μ为0.35,α为12.5×10−6 ℃-1。 

该轧辊断裂发生在热连轧厂技改调试生产期间,操作工接到指令后,精轧机组立即停车并关闭轧机冷却水。由于轧辊与轧材的紧密接触,其表面温度迅速上升,而轧辊心部的温度上升速率较慢,这时轧辊表面和轧辊心部之间出现巨大温差,表层龟裂较严重的试样存在针状马氏体,说明轧辊表面局部存在过热现象。轧辊表面和心部之间的温差应为80 ℃,根据式(1)计算纵向热应力,值为335 MPa,此时轧辊表面网状龟裂纹及剥落处产生应力集中,促进了表面龟裂纹扩展[-],当热应力超过了轧辊心部的强度极限时,轧辊发生断裂。该轧辊断裂方式为疲劳断裂,裂纹源位于轧辊外缘,轧辊表面裂纹源区存在明显的网状龟裂纹和大块状、片状剥落,较深处发生严重氧化和晶界熔化,呈过热特征,轧辊表面试样存在的粗大龟裂纹垂直表面向内扩展,显微组织中存在较多的针状马氏体+板片状碳化物,进一步促进了裂纹扩展。 

生产调试的轧机紧急停车并关闭轧机冷却水,轧辊外层表面与心部之间产生巨大温差,形成较大的热应力,热应力超过了轧辊心部的强度极限,最终导致轧辊断裂。 

建议正常生产时采用合理的轧辊冷却方式,根据轧辊表面状况及时磨削,提高轧辊的周转效率,降低成本。在生产调试过程中,如果频繁发生停轧,必须及时检查轧辊表面是否有烫伤等缺陷,确认表面无伤后才可以安排继续生产。提高轧辊离心铸造的质量,避免产生疏松、缩孔、夹杂等缺陷。




文章来源——材料与测试网

推荐阅读

    【本文标签】:高铬铁轧辊 疲劳断裂 温差 热应力 裂纹 轧机检测 高铬铁检测 能谱分析 x射线 断裂原因
    【责任编辑】:国检检测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文章

    关闭
    关闭
    申报2024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奖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