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410MPa级钢制无缝压力管高温拉伸 测试结果异常原因分析2023年09月19日 10:49
- 410 MPa级钢制无缝压力管在高温拉伸测试中出现了结果异常现象,具体表现为随着 试验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先升高后下降,与此同时,材料的抗拉强度随试验温度的变化也 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且两者分别在150,200 ℃时达到最大.通过多种检验手段对无缝压力管 的微观组织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所述试验现象是试验温度与晶粒尺寸综合作用的结果.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某输电线路钢管塔筒体开裂原因2023年09月15日 09:40
- 某输电线路钢管塔筒体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 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筒体材料的化学成分不满足标 准要求;筒体材料的显微组织异常是筒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 阅读(22)
- [检测百科]分享:核电厂疏水器壁厚减薄原因2023年09月15日 09:27
- 某核电厂高压加热器系统疏水器在服役过程中发生局部减薄,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 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疏水器壁厚减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疏水 器流道的流态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高流速介质的冲刷减薄及流体加速腐蚀减薄是造成疏 水器减薄穿孔失效的直接原因;阀体内表面脱碳导致材料的硬度降低、抗冲刷能力和耐腐蚀性减 弱,从而加速了阀体的壁厚减薄。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再热器TP347H 钢受热面管开裂原因2023年09月14日 14:11
- 某电厂后屏再热器TP347H 奥氏体不锈钢受热面管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扫描电镜 和能谱分析、室温拉伸试验等方法分析其开裂原因。结果表明:TP347H 奥氏体不锈钢受热面管发 生脆性开裂,其显微组织老化级别为4.5级;受热面管长期过热运行后,晶界析出粗大的碳化物,组 织发生劣化,材料的脆性增加,导致管子开裂。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蒸汽发蓝工艺对无取向电工钢铬酸镁涂层六价铬 转化的影响2023年08月31日 09:48
- 针对无取向电工钢经蒸汽发蓝处理后,其铬酸镁涂层中出现六价铬含量超标的问题,利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气氛热处理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气氛下发蓝工艺对无取向电工钢涂层中 六价铬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N2 气氛及还原性气氛条件下,随着发蓝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 高,涂层中六价铬的含量均会降低,但在较低的发蓝温度下,涂层六价铬的含量下降不明显;要彻底 解决六价铬含量超标的问题,必须确保涂层烘烤固化后,材料的六价铬含量达标。
- 阅读(17)
- [检测百科]分享:0Cr17Ni4Cu4Nb钢电渣坯裂纹产生原因2023年08月30日 09:50
- 0Cr17Ni4Cu4Nb钢电渣锭开坯后,在钢坯角部有裂纹产生。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 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该钢坯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裂钢坯中的碳、氮、镍等元 素含量较低,导致材料的铁素体含量较高,铁素体条带宽度较大;铁素体富集区的塑性较差,最终导 致钢坯发生开裂。提高钢坯中的碳、氮、镍等元素的含量,可以改善钢坯的表面质量,避免产生 裂纹。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20Cr13钢主动齿轮断裂原因2023年08月25日 10:11
- 某主动齿轮根部在紧固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 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主动齿轮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存在过烧组 织,导致部分晶界融化重熔,重熔区域存在Cr元素偏聚;晶界因过热析出大量铁素体,组织过烧和 过热会使晶界结合力丧失,降低其塑性,最终导致主动齿轮发生断裂。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铝合金疲劳极限的测试方法2023年08月18日 10:30
- 摘 要:依据3种标准方法对6082-T6铝合金母材和焊接材料进行疲劳极限测试,使用升降法 和波动法获得材料的中值疲劳极限,使用标准正态偏量法和单边误差限法获得材料的安全疲劳极 限。结果表明:依据 HB/Z112—1986和GB/T24176—2009,采用升降法测得的中值疲劳极限结 果相同,采用波动法测得的中值疲劳极限结果差异在一个应力台阶以内;采用标准正态偏量法测得 的安全疲劳极限结果较单边误差限法测得的安全疲劳极限结果高。 关键词:6082-T6铝
- 阅读(65)
- [检测百科]分享:Ti3Zr2Sn3Mo25Nb钛合金表面细晶的表征方法2023年08月17日 09:22
- 采用超声冲击的方法对 Ti3Zr2Sn3Mo25Nb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 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其表面细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后,钛合金 表面获得了深度约为35μm的强塑性变形层;钛合金表面可观察到明显纳米级的非晶团簇和密集的 滑移线,细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位错滑移,位错滑移的主方向为<111>;超声冲击后,材料的表面残 余压应力约为250MPa,晶格常数略有降低,β相的特征峰强度变大,α相的特征峰宽度变大。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准直管直径和摆动角度对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2023年08月15日 10:28
- 采用不同准直管直径和不同摆动角度对无应力粉末、细晶材料、较大晶粒材料进行残余 应力测试,研究了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准直管直径和不同摆动角度对无 应力粉末及细晶材料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影响不大,对较大晶粒材料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影响较 大;采用较大的准直管直径并增大摆动角度,可以改善较大晶粒材料的衍射峰峰形及对称性,提高 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基体材料阀门表面等离子堆焊Co106F粉末2023年08月14日 12:51
- 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在基体材料为304不锈钢、F51双相不锈钢、A105碳钢的阀门表 面堆焊了Co106F粉末。采用金相检验、线扫描分析、硬度测试等方法对3种基体材料阀门表面的 堆焊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基体材料阀门表面堆焊层的熔合线平直,但存在缺陷;在熔合线 到基体之间,3种基体材料阀门表面堆焊层中的Co、Cr、Fe等元素均发生了扩散现象;等离子堆焊 Co106F粉末后,基体材料为 A105碳钢阀门表面堆焊层的硬度显著增大。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碳纤维与芳纶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2023年08月04日 13:28
- 分别使用高速拉伸试验机和霍普金森拉杆装置对碳纤维、芳纶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平纹 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拉伸过程中,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呈脆性断裂特 征,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几乎不受应变率的影响,抗拉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升高,且与应变率 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 阅读(61)
- [检测百科]分享:柴油发动机曲轴的常见失效模式2023年08月03日 09:48
- 使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和直 读光谱仪等设备对失效曲轴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结构设计不当、原材料缺陷、装配不当、使用不当 等因素导致曲轴失效的案例,并提出了改进建议;阐述了相关零部件与曲轴失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应从设计、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转运、装配、相关联接件、使用过程及服役环境等诸多方面 对曲轴的失效进行排查并着手改进。
- 阅读(35)
- [检测百科]分享:SA-192高频焊翅片管漏水原因2023年07月12日 10:06
- 某SA-192高频焊翅片管发生漏水,采用宏观观察、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其漏水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漏水的主要原因是焊接 时高频电流集中在钢管表面,输入功率大而焊接速率小,造成表面局部受热严重,出现过烧缺陷;过 烧缺陷导致钢管表面堆积大量焊渣,降低了基体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促使表面凹坑和孔洞的形成。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超高强抗震钢筋弯曲断裂原因2023年07月05日 10:04
- 超高强抗震钢筋在进行弯曲试验时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 分析、金相检验、中心偏析检验等方法,对弯曲试样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前加热温 度较高,变形后奥氏体晶粒长大,使得珠光体团尺寸增大、珠光体含量增多;冷却缓慢导致网状铁素 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使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下降,最终导致试样在弯曲试验时发生断裂。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驱动轮轴断裂原因2023年06月25日 10:35
- 某型号拖拉机的驱动轮轴在感应淬火后的校直工序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金相检 验、热酸蚀试验等方法对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驱动轮轴在锻造过程中产生了局部过烧, 导致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大大降低,当受到过大的外部作用力时,零件发生了断裂。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小试样拉伸试验方法2023年06月14日 09:46
- 针对热模拟压缩试验的试样小,且无法直接对其进行拉伸试验的问题,利用自制研发的 小试样夹具进行小试样拉伸试验。通过对8种不同强度级别的试样分别进行小试样拉伸试验及硬 度测试,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对比了小试样和标准拉伸试样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小试样和标准 拉伸试样的拉伸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抗拉强度标准偏差均小于3.00,用小试样可较准确地测定出 材料的抗拉强度。
- 阅读(35)
- [检测百科]分享:核电工程用冲击试验标准对比分析2023年06月13日 09:28
- 我国核电工程冲击试验通常采用 GB/T229-2007和 ASTM E23-2007a两种标准,以核 电工程常用的SAG508Gr.3Cl.1钢和SAG182F316LN 钢为研究对象,从冲击吸收能量和韧脆转变温度 两方面对比分析了两种标准的差异.结果表明:GB/T229-2007更严格,按此标准测得的冲击吸收 能量比按照 ASTME23-2007a测得的要低;当SAG508Gr.3Cl.1钢的试验温度高于韧脆转变温度时, 采用两种标准测得的冲击吸收能量差值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低于韧脆转变温度时,采用两种 标准测得的冲击吸收能量较接近;SAG182F316LN 钢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按照 ASTM E23-2007a测 得的冲击吸收能量均比按照 GB/T229-2007测得的要高,且在-80 ℃两者差别最大.建议在充分 积累核电工程材料冲击性能数据的基础上,逐步采用 GB/T229-2007进行核电材料冲击性能评价.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42CrMo钢蜗杆开裂原因分析2023年05月24日 09:39
- 42CrMo钢蜗轮蜗杆在装配时发现蜗杆表面开裂,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淬火表 面残余应力测试、微观分析、金相检验、能谱分析、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蜗杆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该42CrMo钢蜗杆表面裂纹为淬火应力裂纹,蜗杆材料中的锰的质量分数偏高以及淬火 过程中热应力与组织应力叠加导致蜗杆沿轴线方向开裂.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β型钛合金相变温度的新型金相测试方法2023年05月22日 09:50
- 根据钛合金的相变理论,建立了β型钛合金材料相变温度的新测试方法.首先对合金 试样进行预热处理,在理论相变温度以上30~50 ℃保温40min炉冷至650 ℃后空冷.然后按照 GB/T23605-2009测试相变温度,晶界板条α体积分数小于1%和等于0%的温度区间即为β型 钛合金相变温度区间.TC18,TB6,TB3,TB8钛合金相变温度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弥补了标准测试法方法的不足.
-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