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钛焊接的焊缝颜色与焊接质量的关系2023年10月27日 09:38
- 钛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在高温下对氧、氢和氮等气体具有极大的亲和力,特别是在钛焊接过程中,这种能力伴随着焊接温度的升高更为强烈。实践证明,焊接时如果对钛与氧、氢和氮等气体的吸收和溶解不加以控制,无疑会给钛焊接接头的施焊过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 阅读(33)
- [检测百科]分享:一文解读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2023年10月25日 09:22
- 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塑性好,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腐蚀性等特点,是实现结构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舰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 阅读(30)
- [检测百科]分享:医用TC4ELI钛合金板材缺陷分析2023年10月17日 10:39
- 某医用 TC4ELI钛合金板材在进行低倍检查时发现其存在贯穿的亮带缺陷,通过金相 检验、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硬度测试,对缺陷种类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缺陷 为富钛+间隙元素偏析缺陷,是由钛合金铸锭生产过程中海绵钛粒度不均匀、中间合金混料分布不 均匀导致的;建议通过控制原料和熔炼工艺来减少或消除该缺陷.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变速箱悬置支架开裂失效分析2023年10月11日 09:45
- 某变速箱 A380铝合金悬置支架在整车生产线的螺栓安装时发生了开裂失效.通过宏 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硬度和密度测试等对悬置支架开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 析;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模拟,确定了造成开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悬置支架在铸造过程中, 由于脱模剂混入其内部形成大量铝的氧化物,该氧化物造成材料强度降低是引起悬置支架发生开裂 的主要原因.该氧化物是在冷模状态下大量的脱模剂与快速压铸的铝液反应形成的铸造缺陷.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钒元素及热处理工艺对高碳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3年09月18日 10:26
- 为提高钒微合金钢的条件断裂韧度,利用 ThermoGCalc热力学软件分析了含碳量(质量 分数)为0.60%的钢在钒元素含量不同时,其析出相随温度的变化,确定了合适的钒元素含量.通 过热力学计算及奥氏体晶粒度试验,提出了台阶式热处理工艺,并采用高温金相热模拟试验和实验 室马弗炉对工艺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台阶式热处理工艺促进了铁素体形成,同时不会明显 降低钢的硬度,使得试样强度和韧性均达到预定目标,明显改善了钒微合金钢的强韧配合关系.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Monel400合金阀体裂纹产生原因2023年09月06日 10:25
- 在阀门的焊接过程中,其表面出现了裂纹,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 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裂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熔炼过 程中残留了未完全反应的电渣。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表面质量和缺口对Ti80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2023年08月31日 13:39
- 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究了Ti80合金表面质量和缺口对其三点弯曲性能的影响,采 用扫描电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对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表面抛光试样的抗弯强度最大,表 面打磨及缺口试样的抗弯强度略有降低,没有明显的缺口强化效应,断裂应变随着表面质量的下降 及缺口尺寸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应力集中系数越大,试样的变形区域越小,应变强化能力越弱;Ti80 合金的断口呈韧窝形貌,存在大量的小角度晶界。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某型飞机襟翼导轨支架开裂原因2023年08月22日 10:36
- 某型通用飞机在飞行时其左侧襟翼导轨支架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 扫描电镜分析、硬度测试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支架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裂纹起源于襟 翼导轨支架下部拐点的尖角处,断口呈疲劳条带特征,说明该支架发生了疲劳开裂;襟翼收放产生 的交变应力和高循环次数是造成支架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采用安装加强补片的方法可以提高支 架应力集中区域的强度。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铝合金疲劳极限的测试方法2023年08月18日 10:30
- 摘 要:依据3种标准方法对6082-T6铝合金母材和焊接材料进行疲劳极限测试,使用升降法 和波动法获得材料的中值疲劳极限,使用标准正态偏量法和单边误差限法获得材料的安全疲劳极 限。结果表明:依据 HB/Z112—1986和GB/T24176—2009,采用升降法测得的中值疲劳极限结 果相同,采用波动法测得的中值疲劳极限结果差异在一个应力台阶以内;采用标准正态偏量法测得 的安全疲劳极限结果较单边误差限法测得的安全疲劳极限结果高。 关键词:6082-T6铝
- 阅读(36)
- [检测百科]分享:Ti3Zr2Sn3Mo25Nb钛合金表面细晶的表征方法2023年08月17日 09:22
- 采用超声冲击的方法对 Ti3Zr2Sn3Mo25Nb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 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其表面细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后,钛合金 表面获得了深度约为35μm的强塑性变形层;钛合金表面可观察到明显纳米级的非晶团簇和密集的 滑移线,细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位错滑移,位错滑移的主方向为<111>;超声冲击后,材料的表面残 余压应力约为250MPa,晶格常数略有降低,β相的特征峰强度变大,α相的特征峰宽度变大。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层削法在航空板材残余应力测试中的应用2023年07月07日 09:36
- 采用层削法测试了7050-T7451高强度铝合金航空板材的残余应力,对比了不同标准测试 方法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厚度板材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试样两端有沉孔和无沉孔对残余 应力的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在板材不同宽度位置取样测得的残余应力无显著差异;厚度为20mm 及76mm板材纵向试样的表层为压缩应力区,次表层为拉伸应力区,心部为无应力或低应力区;厚度 为165mm板材纵向试样从表层到心部分别为拉伸应力区、压缩应力区、拉伸应力区、低拉伸应力区。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电弧增材成型铝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2023年07月03日 09:34
- 研究了2319铝合金冷金属过渡焊电弧增材成型试样沉积态及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力 学性能,以及不同温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纵向试样的抗拉强度比横向试样小 9.3%,纵向试样的抗拉强度存在各向异性;热处理后,试样的抗拉强度提高了约35%,纵向试样的 抗拉强度仍然存在各向异性;热处理后,纵向试样和横向试样的弹性模量基本一致,随着试验温度 的升高,弹性模量均呈下降趋势。
- 阅读(55)
- [检测百科]分享:AgCuV合金导电滑环内部缺陷产生原因分析2023年05月24日 09:20
- AgCuV 合金导电滑环在进行超声检测时发现有内部缺陷的存在.采用化学成分分析、 超声检测、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 缺 陷 产 生 的 原 因 进 行 了 分 析.结 果 表 明: AgCuV 合金导电滑环经超声检测发现的内部缺陷是裂纹,脆性的含钒第二相与 AgCu合金基体的 结合力弱并且易碎,在应力集中处产生了微裂纹,微裂纹沿着第二相与基体结合力弱的部位扩展, 最终导致 AgCuV 合金导电滑环内部缺陷的产生.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铝合金汽车板罗平线的影响因素2023年05月22日 10:54
- 阐述了铝合金板材罗平线的产生原因、检测方法及操作步骤.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 验分析了影响罗平线的因素.结果表明:铝合金板材的各向异性、弯曲角度、表面状态对罗平线 均有一定影响;严格控制热轧的开轧温度和终轧卷曲温度是保证铝合金汽车板罗平线合格的有 效途径.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β型钛合金相变温度的新型金相测试方法2023年05月22日 09:50
- 根据钛合金的相变理论,建立了β型钛合金材料相变温度的新测试方法.首先对合金 试样进行预热处理,在理论相变温度以上30~50 ℃保温40min炉冷至650 ℃后空冷.然后按照 GB/T23605-2009测试相变温度,晶界板条α体积分数小于1%和等于0%的温度区间即为β型 钛合金相变温度区间.TC18,TB6,TB3,TB8钛合金相变温度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弥补了标准测试法方法的不足.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TC6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裂纹产生原因2023年01月18日 14:47
- 某型航空发动机在完成总运转时间2081h后进行拆解检查,在一件 TC6钛合金高压 压气机Ⅵ级转子叶片上发现沿叶片纵向分布有两条裂纹。通过宏观观察、断口分析、金相检验、能 谱分析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裂纹为试车过程中产生的疲 劳裂纹。发动机在完成阶段性试车后进行拆解检查,复装后叶尖间隙不满足设计要求,导致在随后 的试车过程中叶尖与机匣封严涂层发生严重刮擦,造成局部超温、掉块,形成疲劳裂纹源并最终扩 展为裂纹。
- 阅读(57)
- [检测百科]分享:生物医用CoCrMo合金铸件缩孔缺陷 分析及其工艺改进2022年12月23日 14:20
- 过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对经熔模精密铸造得到的生物医用CoCrMo合金铸件伸长 率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金属凝固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CoCrMo合 金铸件断后伸长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铸件中存在大量的缩孔缺陷;在严格控制熔炼和浇注工艺 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铸型结构,使铸件不合格率由9.8%降低到3.1%。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TC4钛合金棒材室温拉伸强度偏低的原因2022年12月22日 14:47
-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试验、室温拉伸试验以及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了 TC4钛 合金棒材室温拉伸强度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TC4钛合金棒材室温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偏 低的主要原因是其热处理工艺中的冷却方式为炉冷,冷却速率较慢,导致其初生α相含量较高,且 出现了少量较宽的短棒状次生α相。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TC4钛合金棒材室温拉伸强度偏低的原因2022年12月22日 14:47
-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试验、室温拉伸试验以及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了 TC4钛 合金棒材室温拉伸强度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TC4钛合金棒材室温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偏 低的主要原因是其热处理工艺中的冷却方式为炉冷,冷却速率较慢,导致其初生α相含量较高,且 出现了少量较宽的短棒状次生α相。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化学共沉淀工艺对镍包覆碳化钨硬质合金粉体 包覆质量的影响2022年12月14日 13:27
- 硬质合金是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将硬质相(如 WC、TiC)和黏结相(如钴、镍、铁)按照性能需要设 计的形式、比例、分布组合而制成的材料[1-3]。硬质 合金不仅硬度和强度高,同时还具有耐磨、耐热、耐 腐蚀等性能。目前,工业制备硬质合金复合粉末的 主流工艺是球磨法,该工艺是在球磨机中加入若干 不同大小的磨球、碳化钨或其他硬质相粉末、黏结相 金属粉末、酒精等材料,球磨机中的磨球不断对粉末进行碰撞和碾压,使球磨机内的粉末混合,最终实现 合金复合粉体的制备[8]。但是,使用该工艺制备的 合金复合粉体要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需要相当长 的球磨时间,且制备的粉末粒径难以控制,易存在大 量的黏结相金属团聚,这会对合金性能产生不利 影响。
-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