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E690钢在青岛海域不同区带的初期腐蚀行为2025年03月03日 11:07
- E690钢是我国研发的一种低碳贝氏体高强钢[1],具备高韧性、高强度以及优异焊接性能等特点,被视为目前海洋工程用钢中理想的高强度钢材之一[2-4]。然而,高强钢在恶劣海洋环境中服役时易受高温、盐雾、微生物等多重环境因素腐蚀的影响[5-6],导致服役寿命下降。因此,高强钢结构在海洋环境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4,7]。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冷变形对超低碳贝氏体钢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影响2024年11月21日 10:05
- 超低碳贝氏体钢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多用途的钢,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国防工业等领域[1-3]。钢的高强度可以通过细化晶粒,提高位错密度,优化第二相的数量、尺寸和分布等方法来实现[4]。然而,钢的韧性也是重要的性能指标,尤其是钢在低温环境下的韧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回火过程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分布及稳定性[5-6]。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Q690D高强度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024年10月29日 09:37
- Q690D高强度钢动态CCT曲线研究显示,冷却速率影响其显微组织和硬度,冷却速率<0.1℃/s时为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0.5℃/s时全贝氏体,>8℃/s时全马氏体,硬度随冷却速率增大而升高。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连续退火工艺对Si、Mn系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2024年09月23日 10:33
- 退火温度对实验钢性能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强度增加,在770~830℃退火温度范围内组织均为F+M,M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着缓冷温度升高强度增加,组织主要为F+M,在660℃出现贝氏体,730℃缓冷时抗拉强度为711 MPa,从该级别钢种看太高;冷速15~30℃/s范围内随冷速增加强度呈上升趋势,马氏体含量呈上升趋势,产品性能均满足600 MPa级性能要求,实验钢对冷速工艺窗口较宽。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热处理工艺对小圆棒42CrMo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2024年08月05日 13:05
- 42CrMo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高温强度,同时在淬水时材料变形小,调质后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及低温冲击韧性且无明显的回火脆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起重机承重轮、机车齿轮、曲轴、连杆等重要零件[1-3]。因其在工业制造中应用越来越多,对其内部组织的研究也倍受关注[4-6]。小规格热轧态的42CrMo极易出现贝氏体组织,且硬度高[7]。对材料采取先机械加工后淬火热处理,若钢材出现非平衡组织将会导致机械加工的零件在淬火时变形严重,而且材料的硬度较高不利于机械加工。为满足用户需求,本文研究了42CrMo小圆棒钢材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和硬度。
- 阅读(26)
- [检测百科]分享:贝氏体等温处理对C-Mn-Al系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04月23日 14:28
- 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商要求汽车用钢在保证高强度的基础上又具有良好的塑性,相变诱导塑性钢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塑积综合指标而进入了汽车用钢研发者的视线。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热镀锌DP980脱锌原因分析及措施2024年03月08日 10:15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产量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还有环保、节能、轻量化的压力。如何在保证汽车板强度的同时,减轻汽车重量,是目前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汽车用先进高强钢主要有[1]:双相钢(DP钢),复相钢(CP钢),马氏体钢,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以及孪晶诱导塑性钢(TWIP钢)。双相钢(DP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软质铁素体基体和硬质岛状马氏体组成,还可含少量贝氏体或残余奥氏体[2]。这种钢的强度、韧性和成形性能都较好。DP钢主要应用于车轮轮毂、保险杠、悬架系统及其加强件[3]。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硼、镍对低裂纹敏感性钢焊接性能的影响2024年02月20日 09:43
- 对屈服强度为600 MPa的低裂纹敏感性钢采用埋弧焊法进行焊接实验,对焊接接头试样进行取样并分析其显微组织,检测其维氏硬度和低温冲击。实验结果表明:粗晶热影响区有较高的维氏显微硬度值,显微组织以粗大粒状贝氏体为主,并且位错密度较高;焊缝区和细晶区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B元素偏析使原始奥氏体晶粒在冷却过程中形成BN,导致晶界脆化;Ni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韧性;粗大贝氏体显微组织一定程度上恶化粗晶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使焊接接头低温冲击端口呈局部脆性断裂。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B、Ni对低裂纹敏感性钢焊接性能的影响2024年01月10日 13:59
- 对屈服强度为600 MPa的低裂纹敏感性钢采用埋弧焊法进行焊接实验,对焊接接头试样进行取样并分析其显微组织,检测其维氏硬度和低温冲击。实验结果表明:粗晶热影响区有较高的维氏显微硬度值,显微组织以粗大粒状贝氏体为主,并且位错密度较高;焊缝区和细晶区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B元素偏析使原始奥氏体晶粒在冷却过程中形成BN,导致晶界脆化;Ni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韧性;粗大贝氏体显微组织一定程度上恶化粗晶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使焊接接头低温冲击端口呈局部脆性断裂。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彩色金相在显微组织分析中的应用2024年01月05日 10:16
- 介绍了彩色金相的显示原理、方法及在其显微组织分析中的应用,对比了双相钢、帘线 钢彩色金相和黑白金相的显微组织颜色、形貌及定量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彩色金相因其具有艳丽 的色彩、强烈的对比度,可以明显辨识出双相钢、帘线钢各相显微组织,双相钢的铁素体组织呈浅黄 色、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呈亮白色、贝氏体呈棕黑色,帘线钢的珠光体呈亮白色,索氏体呈蓝、黑、 棕、灰白等色,并能够计算出各相显微组织的面积分数,进而实现定量分析,其分析精度远高于传统 黑白金相的.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冷弯断裂原因分析2023年12月15日 09:24
- 某公司生产的 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在冷弯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断口分析、化学 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 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的化学成分偏析严重,导致基体中显微组织不均匀,存在马氏体和贝氏体等 异常显微组织,使得钢筋强度高、塑性差;而且在该钢筋中存在大量的非金属夹杂物,破坏了钢筋基 体的连续性,使钢筋基体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及形成空隙或裂纹,这两个因素最终造成了钢筋的冷弯 断裂.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高铬锻钢轧辊CCT曲线的测定及其结果分析2023年12月04日 09:45
- 利用 LINSEISR.I.T.AL78淬火式膨胀仪,测定了高铬锻钢轧辊在1030 ℃奥氏体化 后以不同速率冷却时的相变膨胀曲线,采用膨胀法结合金相检验和硬度测试测定了高铬锻钢轧辊 的临界点温度,用 Origin软件绘制了高铬锻钢轧辊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对其结果进行 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铬锻钢轧辊的 CCT 曲线上存在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3个相变区,且这 3个相变区完全分离;当冷却速率≥1 ℃??s-1时,组织为单一马氏体相变组织,且马氏体转变开始温 度 Ms 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 阅读(8)
- [检测百科]分享:钢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的原因分析2023年10月20日 09:30
- ZG15Cr2Mo1钢在力学性能检测时结果差异较大,通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试验、化学 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两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的试样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合理的热处理工 艺.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不稳定导致的显微组织差异是该钢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 920~970 ℃保温8~12h正火和720~760 ℃保温8~12h回火,可使该钢组织均匀,获得较好的 综合力学性能.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20Cr2Ni4钢制打击罩硬度异常分析2023年09月19日 11:27
- 某批20Cr2Ni4钢制打击罩硬度出现异常,导致机加工刀具寿命严重降低.通过宏观分 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分析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打击罩异常件和正常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 明:该钢热加工后产生了硬度较高的粒状贝氏体,后续正火+高温回火热处理可以使粒状贝氏体分 解从而降低产品硬度;异常件为未经热处理的产品,其奥氏体晶粒粗大,硬度偏高,从而导致刀具损 坏严重.建议产品分类摆放,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控力度.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汽轮机用20Cr1Mo1VNbTiB钢高温双头螺柱断裂原因2023年08月21日 10:09
- 某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用20Cr1Mo1VNbTiB钢高温双头螺柱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 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螺柱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螺柱的第一扣螺牙根部存在粗晶区,组织由回火贝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相位的贝氏体,材 料塑性、韧性下降,脆性增加,在高温应力和交变载荷的作用下,粗晶粒区发生沿晶开裂并不断扩 展,最终导致螺柱发生脆性断裂。建议严格控制冶炼工艺和热处理工艺,规范螺柱安装、拆卸程序, 采用无损检测、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螺柱进行出厂检验,以保证其使用性能。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化学成分对深水管道连接器A694 F65钢冲洗压力帽锻件力学性能的影响2022年11月14日 11:14
- 针对某深水管道连接器 A694F65钢冲洗压力帽锻件,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了 两种不同化学成分即合金元素存在微量差异的锻材方案,采用相同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进行加工制 造,对两种锻件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检验。结果表明:为保证可焊性,在考虑碳当量的同时, 降低碳、锰含量,提高铬、镍和钼等合金元素含量,锻件的显微组织为所需的贝氏体+铁素体,非金属 夹杂物含量较低,材料强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锻件低温冲击韧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在-46 ℃和 -18℃温度下的冲击韧度测试结果差异较大,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冲击韧度测试结果的稳定性提升。
- 阅读(30)
- [检测百科]分享:某Q345R钢制压力容器超声测厚异常原因2022年11月11日 09:43
- 在超声测厚过程中,某 Q345R钢制压力容器在多处厚度存在异常,通过化学成分分析、 力学性能试验和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对压力容器厚度异常部位的内部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压力容器厚度异常部位的锰含量偏高,导致其厚度中心位置出现大量 MnS夹杂物和贝氏体、马氏 体等异常过冷组织,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或热加工过程中温度应力作用,在过冷组织内部 夹杂物位置处和过冷组织与铁素体界面处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微裂纹形成。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热处理工艺对16Mn钢锻件显微组织和 力学性能的影响2022年11月11日 09:08
- 采用热处理试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工艺 对16Mn钢锻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正火温度下,随着正火冷却速率 的提高,16Mn钢锻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均呈上升趋势,断后伸长率呈下降趋势,断面收 缩率变化不明显,-20 ℃冲击吸收功均高于标准值(不小于41J);在920 ℃正火条件下,16Mn钢 锻件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在相同正火温度下,采取水冷方式进行冷却后,16Mn钢锻件的综合力 学性能优于其他两种冷却方式(喷淋、空冷)获得的锻件综合力学性能;在920 ℃正火+水冷条件 下,16Mn钢锻件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其组织为贝氏体+少量铁素体。
- 阅读(12)
- [检测百科]分享:电站中超期服役10CrMo910钢的高温蠕变行为2022年05月13日 09:50
- 高悦敏1,杜好阳1,叶 丰2,崔 伦1 (1.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春 130021;2.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摘 要:对某热电厂机组中运行2×105 h以上的主蒸汽管道用10CrMo910钢进行不同温度(535,560,580 ℃)的高温蠕变试验,研究该钢的高温蠕变行为及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温度高温蠕变后,超期服役10CrMo910钢的晶粒发生了明显变形,贝氏体和铁素体基体中都发生了再结晶,析出相粗化,蠕变
- 阅读(48)
- [检测百科]分享:热循环对9Ni钢接头粗晶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和低温韧性的影响2022年01月12日 13:01
- 采用 GleebleG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在t8/5(800 ℃到500 ℃冷却时间)分别为6,10,30,60,100s下制备了9Ni钢接头粗晶热影响区(CGHAZ)试样,并对试样进行了低温冲击试验,研究了t8/5对CGHAZ显微组织和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GHAZ的显微组织主要由板条马氏体组成,当t8/5为30s时,显微组织中出现粒状贝氏体,且其数量随t8/5的延长而增多;
-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