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检检测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腾讯微博|网站地图

您可能还在搜: 无损检测紧固件检测轴承检测浙江综合实验机构

社会关注

分享:连续退火工艺对Si、Mn系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返回列表 来源:国检检测 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分享:连续退火工艺对Si、Mn系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扫一扫!
浏览:- 发布日期:2024-09-23 10:33:42【

文章结合工业生产实际采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连续退火过程中退火温度、缓冷温度及快冷段冷速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冷轧双相钢实际退火工艺、为同行业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借鉴。实验表明:退火温度对实验钢性能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强度增加,在770~830℃退火温度范围内组织均为F+MM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着缓冷温度升高强度增加,组织主要为F+M,在660℃出现贝氏体,730℃缓冷时抗拉强度为711 MPa,从该级别钢种看太高;冷速15~30/s范围内随冷速增加强度呈上升趋势,马氏体含量呈上升趋势,产品性能均满足600 MPa级性能要求,实验钢对冷速工艺窗口较宽。

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是环保、节能、安全。汽车轻量化是解决环保、节能所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采用高强、超高强钢是汽车轻量化同时保证甚至提高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冷轧双相钢因其具有低屈强比、加工硬化能力强、易冲压成形、良好的强度和延性匹配等诸多优点,已被国内外汽车厂广泛采用,称为现代汽车用钢的主要材料[1-2]。超轻钢车体项目研究表明,双相钢在未来汽车车身上的用量将达到80%,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3]

冷轧双相钢普遍采用在先进的连续退火机组生产,其工艺包括加热、保温、缓冷、快速冷却、过时效处理。连续退火各段的工艺参数对双相钢最终成品组织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笔者结合工业生产实际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双相钢成品组织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冷轧双相钢实际退火工艺,同时为同行业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国内某钢厂600MPa级别冷轧双相钢,成品厚度为1.2mm,成分设计采用Si+Mn系列,见表1


退火工艺

在国内某连退机组进行实验钢工业试验,根据Thermocalc软件计算做出CCT曲线,见图1,根据理论研究并结合设备能力,分别进行770800830℃退火,720℃缓冷温度,小于280℃快冷温度,100m/min的带速,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成品组织性能的影响;退火温度为780℃,缓冷温度为730700670℃,小于280℃快冷温度,100m/min的带速,研究不同缓冷温度对成品组织性能的影响;退火温度为780℃,缓冷温度为720℃,小于280℃快冷温度,15202530/s的快冷冷速,研究不同快冷冷速对成品组织性能的影响。


组织及性能检测

按照GB/T228P14试样要求加工成拉伸试样,在Zwick/Roell Z600电子拉伸机上进行性能检测。金相组织检验,在实验钢成品板宽度1/4处取样,进行样品打磨、抛光,用Lepera试剂腐蚀,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用硝酸酒精腐蚀后在JSM5600LV型扫描电镜下进一步观察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退火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退火温度通过影响奥氏体晶粒数量、形态及其淬透性等因素来决定钢的组织性能,温度升高奥氏体量增加,但奥氏体中合金含量会降低,淬透性会适当降低。退火温度对成品性能的影响见图2(a),随退火温度升高抗拉强度增高、屈服强度下降,但830℃退火时成品强度达到685MPa,从该钢种强度级别看偏高。延伸率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830℃退火时23.5%,但延伸率均高于相关标准要求。综合组织性能结果,针对600MPa级双相钢性能要求退火温度780~800℃时的组织性能较理想。图3为不同退火温度的组织照片,成品组织均为铁素体(F)+马氏体(M),但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马氏体比率增加,820℃时马氏体含量约为15%780℃与800℃马氏体比率基本相当,约为12%,但800℃比780℃时马氏体岛略大。综合看,实验钢在不同退火温度的双相钢特性明显,温度升高奥氏体含量增加,虽然奥氏体淬透性略有降低,但在25/s快冷冷速条件下均完成了马氏体转变,温度高马氏体含量高使抗拉强度显著提高,当马氏体量较高时,延伸率会降低[4]


缓冷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在连续退火机组工业生产中,为了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带钢在保温后要缓慢冷却至一定的温度后再快冷,缓冷过程对双相钢最终的成品组织性能有重要影响,主要有调节快冷前奥氏体含量、提高奥氏体淬透性以及纯净铁素体基体三方面作用[5]。图2(b)为缓冷温度对成品性能的影响,三种缓冷温度性能均满足600 MPa级标准性能要求,且延伸率均较好,但730℃缓冷时抗拉强度为711MPa,从该级别钢种看太高不合适。成品组织照片见图4,在730℃与700℃缓冷的组织均为铁素体(F)+马氏体(M),马氏体含量分别约为15%11%660℃组织为除铁素体和马氏体外,还有少量的贝氏体。总而言之,缓冷温度高快冷前奥氏体含量越高,在相应的快冷冷速下得到的马氏体量越多,强度越高,660℃缓冷时未转变奥氏体量少,虽然淬透性提高,但快冷冷速较低,所以出现部分贝氏体,成品强度最低[6]


快冷冷速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快冷段冷却速率是影响马氏体含量的关键因素。分别选取冷速为15202530/s成品进行组织性能检验分析,金相组织见图5。不同冷速的退火组织仍是铁素体(F)+马氏体(M),但随着冷速的提高马氏体含量增加,冷速为2015/s时出现了少量的贝氏体(B),冷速对铁素体与马氏体的相比率的影响见图6。成品性能见图2(c)。从冷速对性能的影响看,抗拉强度随冷速上升而提高,屈服强度随冷速提高先降低再升高,延伸率随冷速提高先升高再下降。总体看在冷速15~30/s范围产品性能均满足600 MPa级性能要求,且延伸率较高。综合组织性能结果,25/s冷速最佳。


结束语

(1)退火温度对实验钢性能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强度增加,但830℃退火时成品抗拉强度达到685MPa,强度偏高。在770~830℃退火温度范围内组织均为F+MM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2) 660~730℃缓冷温度范围内性能均满足600MPa级标准性能要求,730℃缓冷时抗拉强度为711MPa,强度偏高。随着缓冷温度升高强度增加,组织主要为F+M,在660℃出现贝氏体,

(3)冷速15~30/s范围内随冷速增加强度呈上升趋势,马氏体含量呈上升趋势,产品性能均满足600MPa级性能要求,实验钢对冷速工艺窗口较宽,综合组织性能结果,25/s冷速最佳。




文章来源——金属世界

推荐阅读

    【本文标签】:马氏体不锈钢 不锈钢检测 硅元素 锰元素 元素检测 金属元素 双相钢 组织性能 性能检测
    【责任编辑】:国检检测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