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合金化热镀锌镀层的相结构及其各相的耐蚀性2025年03月21日 15:11
- 在汽车工业中,锌镀层通常用于保护碳钢,避免其因环境中介质而腐蚀生锈。部分镀锌板出锌锅后会经过热处理,在热处理过程中,锌镀层与基体铁通过扩散发生合金化,使漆膜附着力、可涂装性和可焊接性得到提高[1]。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热处理对Mg-3Sn-2Al-1Zn-5Li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2025年03月21日 10:10
- 镁合金是最轻的结构材料之一,其密度低(仅为1/4铁密度)、比强度高,在航空航天、计算机、交通工具、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然而,镁的标准电极电位极低(仅为-2.37 V),在海水中的腐蚀电位为-1.6~-1.5 V[2],容易产生侵蚀。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含量原位自生TiB2颗粒增强ZL114A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2025年01月22日 13:10
- Al-Si系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尤其适用于制备复杂的大型薄壁结构铸件[1]。对于大型一体化薄壁结构铸件,形状的复杂性和壁厚的不均匀性使得铸件在热处理时更容易产生变形,因此铸件强韧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指标。现有的铸态Al-Si系合金的强韧性指标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型薄壁结构铸件的性能要求[2-4]。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Cr-Mo-B系NM500耐磨钢的制备及热处理工艺优化2025年01月22日 12:57
- 0. 引言 随着重型煤矿机械、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向轻量化发展,高级别NM500耐磨钢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耐磨工件工作时大多会经历大冲击、大压力及大位移变形,反复承受高能量撞击,经常产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失效[1]。为此,2023年5月实施的GB/T 24186—2022标准在原标准(GB/T 24186—2009)仅规定表面布氏硬度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低温冲击能量及抗拉强度技术指标,要求NM500钢除了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外,还要兼具高强度以及高韧性。 目前,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国产EA4T钢车轴调质热处理工艺的制定2025年01月20日 16:25
- 车轴是铁路机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构件,世界各国对提高车轴的可靠性均十分重视[1-5]。我国铁道车辆的提速加载对大功率机车及高速列车车轴用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常用的机车车轴材料是40钢和50钢。40钢强度稍低,但韧性好,50钢强度较高,但韧性稍差,2种材料均已无法满足高速、重载铁路机车的要求[6]。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固溶温度对TC16钛合金显微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2025年01月20日 10:45
- 钛及钛合金具有焊接性能良好以及耐高温、耐低温、生物兼容性十分优异等特性,一直受到航空航天、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1-2]。其中,TC16钛合金因β稳定元素含量较高而具有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淬透性[3-4],主要用于制造航空领域中的承重件以及紧固件等[5-6]。目前,关于TC16钛合金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较多[7-9],多数为退火工艺相关的研究,其次为固溶时效相关的研究,但在固溶时效工艺中,其设置的固溶温度主要是以两相区温度为主,鲜有关于单相区固溶温度的研究。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中锰钢组织、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的研究现状2025年01月20日 09:53
- 中锰钢是在高锰钢的基础上通过适当降低锰含量而研制的第三代高强钢[1],在中低冲击载荷作用下即可发生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较高的强度[2],其耐磨性能优于Hardox系列耐磨钢和高锰钢[3-4]。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国产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各亚区域的热处理模拟2024年12月24日 10:22
- P91钢(10Cr9Mo1VNbN钢)因具有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热性、较好的高温强度和优异的高温耐腐蚀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火力发电站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道[1-5]。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预回火工艺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24日 09:52
- 回火工艺通常为模具服役前的最后一道热处理工序,回火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奥氏体转变、马氏体分解以及碳化物转变等显微组织演变;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决定着材料服役过程中的力学性能。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高强度7xxx系铝合金热处理调控残余应力研究进展2024年12月16日 15:38
- 7xxx系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以及良好的低温力学性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1-3]。随着航天装备的不断大型化和轻量化,7xxx系铝合金构件普遍呈尺寸规格大、形状复杂、薄壁弱刚性等结构特点,在加工和使用中易产生强烈的残余应力效应,从而出现机械加工变形、热处理开裂、存储及服役中尺寸精度下降等问题。这些由残余应力引发的问题不仅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还可能导致失效。因此,如何有效调控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残余应力检测技术及其应用2024年12月13日 10:46
- 残余应力是指在没有外部载荷作用时,以平衡状态存在于构件内部的应力,它主要在切削加工、滚压、冷拉、铸造、焊接、增材制造、热处理等加工过程中产生,也会在服役期间因受到温度和应力等外场的长期循环作用而产生。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搅拌针转速对6061-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焊接温度及硬度分布的影响2024年12月12日 13:06
- 6000系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焊接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是理想的轻量化结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轨道列车以及汽车等领域[1-3]。6000系铝合金结构件的常用连接方法包括钨极氩弧焊(TIG)、气体保护焊(MIG)、激光焊(LBW)等熔化焊工艺以及搅拌摩擦焊(FSW)等[4]。相比熔化焊[5-12],搅拌摩擦焊可在低于合金熔点温度下实现无熔池焊接,且效率高、成本低,适合焊接6000系铝合金的长直焊缝,接头强度系数可达到85%以上[4,7-8],更适用于轻量化结构件的焊接。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焊接热输入对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电弧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1日 13:33
- 目前,有关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很多[8-10],但对其焊接工艺的研究却较少,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以获得与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相匹配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焊接结构的设计以及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行为等方面[11-12]。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国产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各亚区域的热处理模拟2024年12月10日 09:35
- P91钢(10Cr9Mo1VNbN钢)因具有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热性、较好的高温强度和优异的高温耐腐蚀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火力发电站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道[1-5]。目前,首批国产P91钢主蒸汽管道在国内某发电厂超临界锅炉(进出口压力均为25.4 MPa,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71,569 ℃)中运行已超50 000 h,这些管道的长期服役状况尚未得到充分了解,特别是接头处的运行状态。焊接接头通常由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组成,热影响区通常是最薄弱的区域。按照焊接时峰值温度的变化范围,可将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进一步细分为过回火区、部分相变区、细晶区以及粗晶区。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预回火工艺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09日 15:21
- H13钢是目前国内铝合金热挤压模和压铸模的主要材料。随着科技发展,制造业对加工工件的性能要求越发严苛,这同时提高了对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回火工艺通常为模具服役前的最后一道热处理工序,回火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奥氏体转变、马氏体分解以及碳化物转变等显微组织演变;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决定着材料服役过程中的力学性能。预回火(在正常回火前进行的一次回火)是一种常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调控材料原始奥氏体晶粒与析出相类型,从而改善关键力学性能。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淬火配分对工程机械用22MnB5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09日 14:51
- 现代工程机械轻量化、大型化方向的发展对工程机械用钢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强韧性[1-2]。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后在模具中进行快速冲压成形,在保压状态下进行淬火冷却的热冲压成形技术是高强度工程机械构件的重要制造工艺[3-4]。然而,热冲压成形工艺制备的构件组织几乎全是马氏体,韧塑性相对较差[5],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开裂并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性[6],因此有必要对热冲压成形件进行后续热处理以改善其强韧性。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多道焊接热循环对6082-T6铝合金接头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04日 10:12
- 6082铝合金属于Al-Mg-Si系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挤压成形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等[1-2],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3]。在轨道车辆车体制造时,6082铝合金结构件经常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MIG)保护焊进行连接,并且由于结构件尺寸较大,需要多道焊接才能完成连接。由于6082铝合金为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4-5],多道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会使其焊接接头产生复杂的热影响区,出现热软化问题[6]。在恶劣的轨道交通服役环境中,这种软化问题易影响铝合金构件的安全性[7]。
- 阅读(5)
- [检测百科]分享:35MnBH钢链轨节表面开裂原因2024年11月25日 10:01
- 将某钢厂生产的直径为53 mm的35MnBH圆钢加工成用于工程机械履带底盘件的链轨节时,厂家反映热处理后工件表面出现开裂现象。该35MnBH钢链轨节的加工工艺为:中频炉加热至1 250 ℃→热模压力锻打→剪切飞边→淬火860~890 ℃→回火0.5 h(450~400 ℃)。笔者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淬透性测试等方法对表面开裂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材料自身质量,并防止该类问题再次发生。
-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