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压入响应的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材料力学性能计算方法2025年04月08日 10:22
- 焊接接头各区域具有力学性能不均匀性[1],通常是结构发生失效的薄弱部位[2]。在压水堆核电一回路安全端中,焊接接头大多为异种金属接头,不同的焊接材料使用导致接头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存在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这对局部区域力学性能获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传统的单轴拉伸试验存在诸多使用上的局限性,难以准确全面地测定材料局部区域的力学性能[4]。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 稀土颗粒改性对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24日 11:02
- 树脂基摩擦材料主要是由黏结剂、填料、增强纤维、摩擦改性剂等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1],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以及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单、安全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矿山机械、石油钻机等机械装备,其结构件通过在工作过程中与制动盘产生摩擦作用来吸收能量或传递动力,从而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2-4]。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影响全自动夹杂物分析系统识别效果的因素2024年11月18日 09:43
- 钢铁中夹杂物对钢铁生产和使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2],钢中夹杂物尺寸、分布会影响材料的整体性,造成材料力学性能、使用性能等下降,甚至导致工件断裂[3-5]。对材料进行夹杂物统计分析,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炉内边部加热器对热镀锌加P高强钢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2024年04月15日 10:33
- 随着汽车轻量化理念的不断深化和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加,汽车用热镀锌高强钢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汽车厂对材料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产品的力学性能,同时也对材料的表面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高强钢的主要添加元素有P、Si、Mn、Cr等,其中P是较为经济又有效的强化元素,但加P高强钢在镀锌过程中易出现边部温降而造成表面缺陷。本文针对温降较为剧烈的热镀锌加P高强钢生产过程中边部加热器的使用对材料力学性能及表面缺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镀锌前炉内投入边部加热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1-3]。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模式下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变强化2023年11月22日 09:58
- 通过应力控制模式和应变控制模式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前后的力学性 能.结果表明:应力控制可以准确地控制材料应变强化后的屈服强度;应变控制模式下应变强化后 材料力学性能差别较大,在使用应变控制模式强化 304 奥氏体不锈钢时,其应变数值不能超过 1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应力作为应变强化的控制值,将应变作为应变强化的限制值.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输电线路导线单线长时高温运行条件下的强度损失2023年11月03日 09:36
- 架空导线是电能输送的载体,其最高运行温度 一般不超过70 ℃ [1G2].有研究表明,将导线的运行 温度从70 ℃提高到80 ℃,其电能输送容量可以增 加25% [3],然而温度升高对导线材料力学性能的影 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研究导线单线在高温运 行条件下强度损失的情况,了解其在不同温度及持 续时间条件下强度变化的情况,可以为输电线路的 日常维护提供参考.
- 阅读(1)
- [检测百科]分享:调速器步进电机轴断裂失效分析2023年10月24日 09:24
- 某电厂调速器步进电机轴在开机调负荷过程中发生断裂,对断裂电机轴进行了宏观检 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并对步进电机轴材料进行了切应力校核.结果 表明:该调速器步进电机轴断裂失效为低应力高周旋转/弯曲疲劳断裂.电机轴断裂失效的主要原 因一方面是因为变径部位退刀槽位置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现象,从而促使步进电机轴表面产生疲劳 裂纹;另一方面是因为硫化物、碳化物等夹杂物的存在会降低材料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进一步 造成应力叠加,材料力学性能降低,加速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LN3-2-6X井直线电机抽油机导向轮轴断裂原因2022年10月31日 09:22
- LN3-2-6X井直线电机抽油机导向轮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无损检 测、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该导向轮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明:该导向轮轴在服役过程中承受交变载荷,从而发生疲劳断裂。裂纹起源于轮轴外表面与腹板焊 接处,轮轴材料力学性能不合格、材料组织出现异常以及腹板焊接质量差对裂纹扩展起到了一定的 促进作用。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AlN含量对 AlN/ZrG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2021年12月09日 13:54
- 以纯铜粉、锆粉、AlN 粉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了 AlN/ZrGCu复合材料,研究了 AlN 含量(1%~20%,质量分数,下同)对该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细小的 AlN 颗粒在铜合金基体中呈弥散分布;当 AlN含量为1%~15%时。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关于T/P91钢和T/P92钢里氏硬度与布氏硬度换算差异性的物理学解释2021年12月07日 13:16
- 基于火力发电厂高温管道用材 T/P91钢和 T/P92钢里氏硬度与布氏硬度换算数据,并根据两种硬度的物理意义以及材料力学性能特点,构建了简化的应力G应变模型,分析了 T/P91钢和 T/P92钢在里氏硬度与布氏硬度换算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并应用物理学对该差异性进行了解释.
- 阅读(80)
- [检测百科]分享: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模式下304奥氏体 不锈钢的应变强化2021年11月11日 15:44
- 通过应力控制模式和应变控制模式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应力控制可以准确地控制材料应变强化后的屈服强度;应变控制模式下应变强化后材料力学性能差别较大,在使用应变控制模式强化 304 奥氏体不锈钢时,其应变数值不能超过10%.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球形压痕表征应力应变法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021年09月22日 16:26
- 利用 Matlab的优化函数改进了表征应力应变法的优化条件,并优化了表征应力应变法的计算流程,同时利用改进的弹塑性方程对屈服强度σy、应变硬化指数n 和弹性模量E 三个参数同时进行优化,从而确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之后采用球形压痕表征应力应变法对 P91钢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
- 阅读(84)
- [检测百科]分享:多级多孔碳的生物诱导合成及其吸附性能2021年08月27日 13:24
- 结果表明:制备的Ti2SC 粉体活性高,其中含有少量副产物TiC和Ti3S4;在1250℃保温5min得到的块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冷却速率和碳含量对铁-铜-镍-钼-碳烧结材料 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1年08月27日 09:51
- 以部分扩散预合金铁-铜-镍-钼-碳粉为原料,利用模壁润滑温压工艺获得高密度压坯,采用烧结硬化处理工艺烧结,研究了冷却速率和碳含量对烧结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原位合成层状Ti-(TiB+TiC)/Ti复合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021年07月21日 10:35
- 分别从烧结态和退火态层状TiG(TiB+TiC)/Ti复合材料上切割出试样,磨抛处理后采用Kroll试剂进行腐蚀,然后分别采用Stem2000型体式显微镜、ImageA1m型光学显微镜以及FEIQUANTA250型扫描电镜等进行组织分析;制备出如图2所示的拉伸试样,在ZwickZ02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层状TiG(TiB+TiC)/Ti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处性能,试样标距为15mm,应变速率为1×10-3s-1.
- 阅读(24)
- [检测百科]分享:粉末挤压成型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 显微组织及性能2021年07月07日 14:00
- 采用粉末挤压成型方法制备 SiC 体积分数分别为30%,40%,50%的 SiCp/Al复合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布氏硬度计、热膨胀仪和热导率测试仪等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450 ℃热挤压成型成功制备出30%SiCp/Al和40%SiCp/Al复合材料,而50%SiCp/Al复合材料无法直接挤压成型;在复合材料纵截面上,铝基体沿挤压方向分布并呈现白色条状流线型组织;两种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均由大量细小韧窝组成, 呈混合断裂特征;随着SiC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布氏硬度从81.9HB升高到98HB,但抗拉强度有所降低,伸长率明显减小;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和线膨胀系数减小,热导率增大.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QAl9G4铝青铜转向油缸接头断裂失效分析2021年06月22日 14:02
- :材料为QAl9G4铝青铜的船用推进器转向油缸接头,在下水投入使用8个月后出现早期断裂失效.从断口形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等方面,对QAl9G4铝青铜油缸接头进行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QAl9G4铝青铜原材料力学性能偏低,铅、铁元素含量超标,增加了合金的脆性并降低了合金的耐腐蚀性;基体组织严重偏析,在交变载荷及环境腐蚀的作用下在表面腐蚀锈斑处萌生裂纹源,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并最终导致脆性断裂.
- 阅读(28)
- [检测百科]分享:碳纳米管/铝界面反应程度及其与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的关系2021年06月15日 14:36
- 李忠文1,林仁邦2,胡励2,俞子贇3,鄢来朋3,谭占秋3,范根莲3,李志强3,张荻3 (1.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266111;2.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上海201108; 3.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摘 要:采用电化学溶解G气相色谱标定方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下质量分数2%CNTs/5083Al 复合材料中界面反应程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界面反应程度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 明:在570℃烧结温度下,
- 阅读(58)
- [检测百科]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变形的四阶段2020年11月03日 17:55
- 屈服阶段。此阶段应变ε继续发生,但是应力σ不再随应变线性增长,而是在一个区间内上下波动,试样的伸长量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屈服。此时如果卸除全部载荷,试样将不会恢复原样,表现为永久变形。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将屈服分为上、下屈服,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常用以产生0.2%残余变形量的应力值为其屈服。
- 阅读(48)
- [检测百科]影响金属材料检测拉伸试验断裂位置的因素探讨2020年03月10日 17:47
- 室温拉伸试验是检测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手段。在各种材料各种性能检测中,拉伸性能是最主要的检测指标之一。拉伸性能指标在标准GB/T228.1中有明确的要求,除了强度要达标外,塑性也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同时标准规定,拉伸试样的断裂位置必须在1/3Lo以内,测得的断后伸长率才有效。而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断裂位置偏移,测得数据偏低,导致试验无效,所以针对拉伸试验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 阅读(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