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SiC/SiCf复合材料包壳管在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2025年03月20日 10:03
- SiC/SiCf复合材料作为核反应堆燃料包壳候选材料,具有高温强度优良、高温化学性能稳定、熔点高、辐照稳定性好、高温蒸汽腐蚀动力低和抗高温蠕变能力强等优点[1-2]。SiC的中子经济性比锆合金高25%[3],也不存在锆合金的氢致破坏问题。SiC/SiCf复合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相SiC的脆性问题,提高其断裂强度。
- 阅读(2)
- [检测百科]分享:Li2CrO4缓蚀剂对镁电池负极耐蚀性及电化学性能的改善2025年03月06日 14:15
- 锂离子电池虽然能缓解能源消耗,但锂电池安全性差、锂矿资源少[2]等缺点注定了其只能成为能源的过渡形式。在金属电池体系中,镁电池无污染、能量高、体积小、质量轻、安全性高、价格低廉[3],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储能设备。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基于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在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2025年02月06日 10:56
- 比率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效率与电极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5]。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是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构成的晶态多孔材料。与其他多孔化合物材料相比,MOFs材料因具有孔隙率高、孔隙大小可调节、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丰富、化学性能稳定等独特性能而备受研究者关注[6]。MOFs与多种材料复合形成的功能化MOFs材料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质,如高导电性、高稳定性和高催化能力等。基于MOFs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可充分发挥电极材料的独特性能,进而拓宽检测范围和提高检测灵敏度。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回火温度对厚截面含钒中碳珠光体钢强韧性的影响2024年07月29日 10:12
- 近年来,国家实施“双碳”战略,同时世界各国对钢铁产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长期服役的目标,实现降低钢材用量和减少碳排放的目的,钢铁产品需要同时兼具高强度、高韧性、耐疲劳等优异性能。经过研究人员长期的探索,通过微合金化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对中碳钢(碳质量分数0.25%~0.60%)综合力学性能的提升[1]。钒的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素有“现代工业味精”和“金属维生素”之称,在钢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2?3]。郑心平等[4]发现在含碳质量分数0.5%的钢中,加入0.1%左右的钒,强韧性匹配效果较好,这主要归因于钒元素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的作用。包阔等[5]、阎启等[6]研究认为固溶态的钒可增加钢淬火后的回火稳定性,即增加对回火软化的抗力。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隔离开关用 AlGMgGCu合金引流板的腐蚀原因2021年12月16日 14:50
- 研究了腐蚀后 AlGMgGCu合金引流板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电化学腐蚀性能以及腐蚀产物成分等,并与新引流板的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AlGMgGCu合金引流板的腐蚀是由含硫的酸雨引起的,电流热效应导致引流板的组织老化,θ相的析出和粗化使引流板的耐腐蚀性能进一步降低.
- 阅读(44)
- [检测百科]分享:内耗测量技术在钢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2021年12月03日 14:18
- 介绍了内耗测量技术的原理,并采用内耗仪对 Q345钢和22A 钢进行内耗测量.结果表明:内耗测量法可快速判定钢铁材料中固溶碳、氮原子的存在及含量;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不同热处理态的 Q345钢固溶碳含量增加,SK(Snoek)峰峰高逐渐增大而SKK(SnoekGK?sterGKe)峰峰高相应减小;在22A 钢内耗曲线上可观察到明显的固溶碳、氮原子作用的SK 峰、B峰和SKK 峰
- 阅读(36)
- [检测百科]分享:双相不锈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耐晶间腐蚀性能2021年11月18日 14:17
- 分别在1573,1323K 对 UNS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了固溶处理,再依次进行了冷轧和退火处理,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该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晶间腐蚀敏感性,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20钢和L245NS钢在CO2 驱油反排水中的腐蚀行为2021年08月10日 10:42
- 通过腐蚀浸泡试验与电化学性能测试,并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与X射线衍射仪(XRD)对20 钢和L245NS钢在CO2 驱油反排水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钢和L245NS钢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 和CO2 分压的提高而显著增大,分别在温度55℃、CO2 分压0.75MPa时达到最大值;Cl- 的抑制腐蚀机制与促进 腐蚀机制之间的竞争,使两种碳钢的腐蚀速率随着Cl- 含量的提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规律;
- 阅读(10)
- [检测百科]浅谈紧固件的表面处理及镀层检测2020年03月25日 17:38
- 表面处理技术是指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或其他特殊功能要求。 选择紧固件表面处理技术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1)表面处理的镀层必须附着牢固,不能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脱落,对于螺纹紧固件,镀层还需足够薄,使得镀后螺纹仍能旋合。 2)一般镀层的温度限制比紧固件材料要低,因此还需要考虑紧固件所处的工作温度要求。 3)对于表面处理,除了关注美观和防腐外,也应考虑紧固件的因素,即安装扭矩&m
-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