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工艺路径对汽车结构用590 MPa级双相钢组织的影响2024年09月09日 14:39
- 热镀锌机组的特殊性为双相钢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两条生产路径,一是快速冷却到中温转变温度,引入短暂的TRIP效应,利用电辐射加热维持恒定的入锌锅温度,将马氏体转变移至出锌锅后的镀后冷却段;二是利用较强的设备能力,将带钢快速冷却到马氏体点,再利用感应加热器加热到460℃左右进入锌锅。两种不同的工艺路径得到的组织不同,进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热轧酸洗低碳钢成形缺陷分析2024年09月04日 10:40
- 通过金相组织分析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结合用户反馈的热轧酸洗低碳钢SPHD制作车轮轮辋后开裂的现象,找到了引起开裂的原因:精轧期间,热轧酸洗板因终轧温度过低,轧制过程中发生γ→α转变,从而形成混晶缺陷,影响了钢板的成形性能,无法满足车轮制作过程的复杂变形,在轮辋成形过程中形成初始裂纹,并随着车轮加工过程逐步扩展。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楔形高温计在冷轧立式连续退火炉中的应用2024年09月03日 11:17
- 测量带钢温度的高温计合理配置、运行稳定是退火炉带钢温度稳定控制的基础。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热连轧机组高级别管线钢工艺优化2024年09月02日 14:26
- 文章讨论了具有先进工艺和设备配置的本钢2300 mm热连轧机组在轧制高级别石油管线钢的过程中,优化板坯在炉时间,完善加热工艺制度,提高小时出钢数量;改进粗轧机架除麟水封水质量,试验投入双排水,加快粗轧区域板坯温降速度,优化粗轧轧制速度,试验利用R1空过期间的机架除麟水的冷却效果;调试精轧入口厚度、温度,对应产品性能检测结果,确定中间坯最优厚度及最优开轧温度;根据季节和水温变化,调整和优化终轧温度,以保持层冷冷却速率的恒定和带钢性能的恒定;改进层冷下集管喷水,优化水量,减小上下表面冷却能力的差异以及带钢上下表面的组织和性能的差异;全线过程控制、温度制度、速度制度以及压下制度规范化,通过2个月时间的稳定性确定,将上述制度固定,并形成高级别管线钢生产专用规范等手段实现保证产品的特殊的性能而要求的特殊工艺过程的。
- 阅读(6)
- [检测百科]分享:低碳钢异物缺陷分析2024年08月09日 15:15
- 在热轧生产中钢板边部附近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异物缺陷,严重影响了热轧产品质量。本文对用作冷轧原料的热轧低碳钢钢板表面异物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多组对照实验和微观组织分析,初步确认异物缺陷来源于铸坯。推断异物缺陷产生过程为:异物落在铸坯表面,被轧制压入铸坯基体;受除鳞水的影响,异物迅速降温,在热轧过程中形成了纤维状组织及碳化物;钢板母材与异物的接触处的组织受异物低温和铸坯高温的影响,提前转变为铁素体,并在铸坯基体温度的缓慢下降过程中不断长大,形成了异常粗大的铁素体。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工业级锆及锆合金性能研究现状2024年08月09日 14:35
- 工业级锆及锆合金因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在化工、石油、航空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工业级锆及锆合金的合金化原理,分析了R60702和R60705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指出传统石油、化工及医疗行业中使用的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结构件或零部件已不能完全满足苛刻条件下的工况需求,概述了工业级锆及锆合金在硫酸、醋酸、盐酸等恶劣腐蚀环境及空间技术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新型工业锆已经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和巨大的应用潜力,因而核结构材料生产加工研究者应进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炼钢饱和蒸汽回收利用技术2024年08月06日 13:55
- 通过提高蒸汽压力和温度,改造蒸汽管道,并对汽轮机结构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原蒸汽回收量少、蒸汽品质差、汽轮机发电效率低、机组磨损严重的问题。蒸汽回收量比原来增加30 kg/t,发电效率提高了24%,日均发电量比原来提高了50000 kW·h,极大地提高了炼钢饱和蒸汽的回收利用效率。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Monel Alloy N04400板材热处理工艺2024年08月05日 10:56
- Monel N04400合金主要成分是镍和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一种用量很大的耐蚀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适合加工成管、板、棒材等各种形状,其中中厚板所占比例很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1-3]。镍与铜二者无限互溶,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如采用去应力、完全退火以及固溶处理等,但是为了获得综合性能优异以及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工程结构用板材标准的产品,需要对该合金板材的热处理工艺开展研究,以获得最佳工艺。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120 t转炉高磷铁水单转炉双联法研究2024年07月31日 13:40
- 本文针对某钢铁厂120 t转炉冶炼工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单转炉双联法冶炼工艺进行脱磷冶炼,并用SPSS统计分析脱磷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新工艺能够提高钢水的质量,脱磷率达到86.52%,同原工艺相比提高了2.69%。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工业实验结论一致,石灰消耗和冶炼终点温度是影响脱磷率的重要因素。其次,新工艺发现供氧时间缩短,而且每炉中造渣剂石灰节约了540 kg/炉,降低了钢铁料消耗、石灰消耗,实现钢铁厂稳定生产,使喷溅事故率减少到27.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 Mo与Ti6Al4V合金的扩散连接行为与组织性能2024年07月31日 13:18
- 钼合金具有熔点高(2610℃)、热膨胀系数低、耐热应力冲击和导热好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和核能等工作温度在1600℃以上的高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5]。钛合金因具有比强度高、抗疲劳性好和耐腐蚀性强等优点[6-7],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化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8]。由于航空发动机喷管要求材料具备轻量化、耐热冲击性好等特性[9],因此将Mo合金与Ti6Al4V连接制成整体构件,可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实现在极端环境下(3000 K)服役部件对材料的要求。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回火温度对厚截面含钒中碳珠光体钢强韧性的影响2024年07月29日 10:12
- 近年来,国家实施“双碳”战略,同时世界各国对钢铁产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长期服役的目标,实现降低钢材用量和减少碳排放的目的,钢铁产品需要同时兼具高强度、高韧性、耐疲劳等优异性能。经过研究人员长期的探索,通过微合金化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对中碳钢(碳质量分数0.25%~0.60%)综合力学性能的提升[1]。钒的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素有“现代工业味精”和“金属维生素”之称,在钢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2?3]。郑心平等[4]发现在含碳质量分数0.5%的钢中,加入0.1%左右的钒,强韧性匹配效果较好,这主要归因于钒元素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的作用。包阔等[5]、阎启等[6]研究认为固溶态的钒可增加钢淬火后的回火稳定性,即增加对回火软化的抗力。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热处理工艺对大规格Ti6246钛合金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024年07月26日 12:59
- Ti6246钛合金(Ti–6Al–2Sn–4Zr–6Mo)是一种高Mo含量的高温钛合金,该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合金的长期使用温度在420 °C左右,短期使用温度可达540 °C[3],可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的风扇盘、压气机盘件、叶片等厚截面结构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4?5]。由于Ti6246钛合金中含有质量分数6%的强β稳定元素Mo,使得合金的力学性能对热处理制度非常敏感[6]。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规格为?200 mm的Ti6246钛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期获得热处理制度与棒材综合性能的最佳匹配方案,作为该合金棒材后续生产的参考方案。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中国古代发达的高温冶铜与古铜器的湮灭2024年07月26日 11:14
-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各地陶窑的加热温度普遍超过1000 ℃,商代的加热温度则提高到可以烧制原始瓷器的1200 ℃以上的高温,到了西周时期在改进了鼓风技术后通常人工冶铜熔炉的温度可稳定地维持在1200~1250 ℃范围。这些加热技术所达到的温度均远高于各种铜器的熔点,由此中国各地出现了许多不使用常规铜矿石冶铜生产,而长期以回收纯铜、粗铜和废旧铜器为原料,以重熔铸造方式制作新铜器及青铜器的作坊,进而在铜器时代结束前大量地湮灭掉了更早期的废旧铜器,尤其是大量湮灭掉了那些难以进入墓葬而当时尚存的铜工具,以致如今发掘到的铜器考古文物,难以直接反映出中国铜器时代早期真实的铜器使用状态。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热处理工艺对钛合金厚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2024年07月19日 10:33
- BTi-421111是一种新型研制的中等强度塑性良好的钛合金。本文通过研究BTi-421111钛合金8.0 mm厚板在热态R、750℃/1 h、780℃/1 h、810℃/1 h、840℃/1 h不同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与性能,优选出合适的热处理温度范围为780~840℃;并对840℃/1 h与940℃/1 h WQ+760℃/4 h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板材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进行对比。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冷轧IF钢细密类纵向条纹形成机理及工艺控制2024年07月16日 15:45
- 为了解决冷轧IF钢细密类纵向条纹缺陷,对缺陷样品的截面进行金相分析,发现带钢表面的再结晶组织不够充分或未完全再结晶。经过技术研究及攻关对细密类纵向条纹(棱线)缺陷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形成的Ti、Nb二相粒子阻碍了带钢表面的再结晶过程。根据此类缺陷的产生机理,结合实际对全流程工艺制定了控制措施,确定了合金添加量、热轧加热、轧制温度、冷轧工艺、连退温度、清洁性等关键控制点,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
- 阅读(16)
- [检测百科]分享:本钢新1号高炉渣沟钢筋预制块应用实践2024年07月10日 15:27
- 高炉渣沟是高温炉渣及时排放的通道,它是高炉生产工序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必不可少。本钢新1号4747 m3高炉设计共有4个出铁口,两套INBA法水冲渣系统和两个小冲渣系统,渣沟设计为两个出铁口共用一条公共渣沟,渣沟衬均采用Al2O3、SiC、C、水泥等一次浇筑成型[1]。随着高炉冶炼的强化,出铁量迅速增加,炉渣温度提高,渣沟衬耐火材料的使用环境日益恶劣,尤其是渣沟交汇处是熔渣的回旋区域,损毁更快;另外,出铁间歇,渣沟因温度骤降而发生收缩炸裂现象,需频繁进行修补才能维持生产,给高炉生产带来极大影响。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冷轧低碳钢终轧温度试验对比分析2024年07月01日 13:39
- 低碳钢是目前冷轧市场中分布最广也是用量最大的钢种,其牌号主要包括SPCC、SPCD、DC01、CS-B等,因其较好的冲压性能,较低的生产成本,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建筑、化工等行业。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1.4112钢锻制棒材探伤不合的原因分析和工艺改进2024年07月01日 12:58
- 1.4112钢中含较高C、Cr,所以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和很好的耐磨性[1],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恶劣环境中。由于含碳量高,韧性较低,易脆性断裂[2]。在我国,该钢曾作为航天航空尖端材料进行研制。近年来,随着该钢种在不锈、轴承、刀具行业的推广应用[3],国内的特钢企业进行过少量生产,多用于制造受冲击负荷较小的零件或工具[4]。由于1.4112钢属高碳马氏体型不锈钢,与中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相比,塑性较差,可锻温度区间较窄[5],且生产时极易出现碳化物开裂,使钢材不得不判废或改锻。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GCr15轴承钢连铸坯冷却速度与入炉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24年06月24日 13:06
- 在产品整个工艺过程中,炼钢、加热和轧制等阶段,都会对最终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钢坯从连铸到加热炉运输过程中的冷却速度是产生产品缺陷的一个关键因素,冷却速度会影响到组织成相,而不当的组织与加热过程中热应力的叠加是裂纹和断裂产生的主要原因[2?3]。为此,本文以GCr15轴承钢为研究对象,以其组织性能和热应力为指标,对入炉温度和冷却速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不同生产工艺参数下的金相组织和热应力,确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参数,为建立连铸坯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合理装炉方式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固溶时效温度对TB6钛合金棒材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06月21日 13:54
- TB6(名义成分为Ti–10V–2Fe–3Al)钛合金是一种近β型高强高韧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断裂韧性及淬透性好、各向异性低、锻造温度低和抗应力腐蚀能力强等优点,可满足损伤容限设计和结构效率高、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的需求,适用于制作一些高强度锻件,尤其是等温或热锻件,如飞机机身、起落架、前起落架操纵机构和较大的襟翼导轨等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4]。 已有研究表明,TB6钛合金经热处理后在得到4%~10%延伸率的情况下可
-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