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超高强冷轧双相钢DP980电阻点焊工艺研究2024年04月01日 10:21
- 双相钢以相变强化为基础,具有低屈强比,高初始加工硬化率,良好的强塑性匹配等优点。目前在汽车制造业中应用的超高强冷轧双相钢主要集中在1000 MPa左右,且大多成分设计复杂,在增加了工业化生产难度的同时也为电阻点焊工艺带来挑战。本文针对超高强冷轧双相钢DP980进行电阻点焊工艺研究,分析焊接电流对点焊接头微观组织、硬度、失效模式及拉剪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适用于超高强冷轧双相钢DP980的焊接参数,为电阻点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 阅读(11)
- [检测百科]分享:热轧带钢异物压入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2024年03月26日 10:07
- 宝钢1580 mm热轧自1996年投产以来,随着薄规格(厚度2.01 mm及以下)镀锡板等产品生产比例的提高,异物压入类缺陷逐渐升高,下游工序冷轧发生孔洞缺陷及返修率同步上升,随着冷轧孔洞仪、酸洗表面缺陷仪和热轧表面检测等在线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发现热轧卷异物压入缺陷是导致冷轧孔洞的原因之一[1-3]。因此在热轧生产过程中必须控制异物压入缺陷的发生,这对热轧生产提出更高的质量控制要求[4-5]。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IF钢欠酸洗缺陷机理分析及对策2024年03月25日 13:07
- 汽车用钢的特点是数量大、钢种多、规格杂、质量要求高,而且处于不断升级换代之中。特别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部件整体化的要求,汽车行业由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乘用车、客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85%以上,而上述车型中单车用冷轧深冲钢约400~500 kg,主要用作汽车内、外板覆盖件。
- 阅读(1)
- [检测百科]分享:退火炉炉辊结瘤的原因与解决措施2024年03月22日 12:56
- 退火炉结瘤是冷轧连续退火炉常见的问题,结瘤的原因通常与原料的表面状态以及炉辊所处环境有很大关系。汽车板的稳定生产严格考验机组各方面的工况,汽车板以深冲钢为主,退火炉温度相对较髙,因此炉内的深冲钢材质偏软,如果炉辊表面有微小的缺陷(如结瘤)就很容易“复印”到带钢表面上去,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炉辊结瘤严重影响连续退火线汽车板生产,而退火炉炉辊结瘤又不可完全避免,山东某钢厂新建连续退火线在投产1年后频繁出现因炉辊结瘤现象造成停机开炉事故。
- 阅读(37)
- [检测百科]分享:酸轧机组中激光焊机焊缝检测系统的应用2024年03月18日 13:26
- 冷轧厂引进的德国Miebache激光焊机在酸洗冷轧联合机组(PLTCM)中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连续轧制的前提。激光焊机焊接质量的稳定决定了机组运行的稳定。通过将焊缝检测系统(QCDS)应用在激光焊机上,对冷轧2030 mm机组生产时焊缝处断带进行分析,总结影响焊缝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改进和应对措施。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深冲钢酸轧断带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2024年03月11日 13:32
- 冷轧深冲钢在酸轧生产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频繁出现断带事故,给冷轧生产的顺行造成很大影响,不仅严重影响了作业率,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正常供料生产,订单的交付也难以按期完成。针对酸轧断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达到对酸轧断带的有效控制。
- 阅读(18)
- [检测百科]分享:冷轧涂镀产品漏镀缺陷的成因及控制2024年03月07日 10:16
- 涂镀产品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装饰性,在家电、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审美的提高对家电、汽车行业提出更高的需求,高表面涂镀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漏镀是最常见的缺陷,影响高表面涂镀板生产[1?2]。其中因带钢表面残留物清洗不净或退火炉内气氛异常造成表面氧化等引起的漏镀缺陷已经得到了解决,随着设备的更新,产品质量的提升使得工艺参数变更,新类型的漏镀缺陷随之产生,严重影响了涂镀产品的生产。
- 阅读(1)
- [检测百科]分享:冷轧镀锌带钢表面白道缺陷的成因及控制2024年02月28日 11:28
- 随着汽车行业产品的不断更迭,汽车行业对冷轧钢板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越来越高。其中合资车以及高端车型所使用的均为镀锌板,由于镀锌板表面镀层的存在,使得锌灰、锌渣缺陷成为各厂目前最大的挑战,更换排渣炉鼻子成为减少锌灰、锌渣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排渣炉鼻子最大的特点在于炉鼻子腔内锌液不断涌动带走表面沉积的锌灰,从而使液面上的锌灰不被存留在带钢表面上,带钢获得更高的表面质量。排渣炉鼻子的工作特点,加剧了锌蒸汽的挥发,这些锌蒸汽在炉内加湿气氛中发生氧化,在温度较低的炉鼻子内壁上结晶,而后脱落到带钢表面,导致新缺陷的产生。镀锌的白道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针对使用排渣炉鼻子后产生的白道缺陷,从缺陷位置分布、微观形貌及成分角度,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消除缺陷,提高镀锌板表面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 阅读(19)
- [检测百科]分享:“全能金属”钛的轧制工艺研究——以本钢工业纯钛TA1为例2024年02月26日 12:58
- 钛凭借比重轻、高低温强度好、耐蚀性好、具有超导、贮氢、记忆等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工业、海洋开发、石油化工、发电、超导等领域,拥有“全能金属”“海洋金属”“第三金属”“现代金属”等美誉[1]。我国虽是钛材生产的大国[2],但目前其冷轧轧制一般采用四辊或六辊轧机,由于其轧制能力受限,故在总压下率较高的情况下一般需要进行多次中间退火,才可轧制到目标厚度。生产0.5 mm及以下厚度薄规格产品时,其生产成本更高,板形控制难度更大。
- 阅读(21)
- [检测百科]分享:汽车用冷轧低合金高强钢的生产过程能力分析2024年02月22日 09:37
- 冷轧低合金高强钢(HSLA钢)具有高屈服强度及屈强比、良好的成形及焊接性能等特点,比碳素结构钢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而较双相钢等先进高强钢具有更低的成本,因此备受市场青睐,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的结构件中,其中在汽车轻量化应用中最为突出,特别是在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下,高性价比(低成本高性能)的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 阅读(7)
- [检测百科]分享:卷取温度对冷轧DC01钢板显微组织与成形性能的影响2022年11月11日 09:30
- 通过拉伸试验、金相检验和成形试验,分析了热轧卷取温度对冷轧 DC01钢板显微组织 和成形性能的影响。
- 阅读(22)
- [检测百科]分享:普通取向硅钢在冷轧及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及织构演变2022年01月14日 15:02
-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在冷轧及退火过程中不同工序段普通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织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一次冷轧并经850 ℃×6min脱碳退火后,取向硅钢发生一次再结晶,
- 阅读(23)
- [检测百科]分享:钛取代铝对Cu46Zr46Al8非晶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2021年12月15日 10:33
- 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与其化学成分、制备工艺及后续处理有很大关系[6].冷轧处理可以改变非晶合金中自 由 体 积 等 微 观 结 构,从 而 影 响 其 热 稳 定性[7G9].相似元素的添加或取代也是改变非晶合金热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5,10G12].在 CuGZrGAlGTi四元合金中,钛和铝具有相近的原子半径,和锆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55Mn冷轧带钢边裂的产生原因及冷轧控制措施2021年11月22日 11:09
-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分析了55Mn冷轧带钢边裂缺陷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优化的冷轧控制措施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因铸坯本身有微小裂纹,致使其在热轧加热过程中产生局部脱碳是造成冷轧带钢边裂的直接原因;通过将拉矫机的延伸率参数设定为正常时的50%,酸洗液质量浓度较正常的增大5%~10%,酸洗速度降至正常时的70%,前两个机架的负荷分配设定为总压下量的70%以上,机架间的微拉应力控制在正常时的70%以内,能够有效控制此边裂现象的出现.
- 阅读(10)
- [检测百科]分享:双相不锈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耐晶间腐蚀性能2021年11月18日 14:17
- 分别在1573,1323K 对 UNS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了固溶处理,再依次进行了冷轧和退火处理,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该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晶间腐蚀敏感性,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DP780冷轧热镀锌钢板点焊接头的高速拉伸性能2021年11月05日 10:20
- 利用拉伸试验设备对1.2mm 厚 DP780冷轧热镀锌钢板点焊接头分别进行了准静态拉伸和高速拉伸试验,分析了点焊接头的高速拉伸特性,并与母材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准静态拉伸和高速拉伸时,点焊接头试样分别在一侧母材和过渡弧处发生断裂;准静态拉伸时的最大拉伸力为9.90kN,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最大拉伸力逐渐增大,在应变速率为50
- 阅读(13)
- [检测百科]分享:不同成分690MPa级中锰钢中的氢扩散行为 及其影响因素2021年08月30日 15:50
- 为了弥补热轧、冷轧等工艺对大口径薄壁气瓶用无缝钢管的加工能力不够或者成本过高等不足,开发和完善了热扩加冷拔工艺来制造此类无缝钢管。
- 阅读(14)
- [检测百科]分享:大口径薄壁气瓶用无缝钢管的制造工艺2021年08月30日 15:04
- 为了弥补热轧、冷轧等工艺对大口径薄壁气瓶用无缝钢管的加工能力不够或者成本过高等不足,开发和完善了热扩加冷拔工艺来制造此类无缝钢管。
- 阅读(15)
- [检测百科]分享:双相不锈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耐晶间腐蚀性能2021年08月25日 10:19
- 分别在1573,1323K 对 UNS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了固溶处理,再依次进行了冷轧和退火处理,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该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晶间腐蚀敏感性,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573K 固溶并经冷轧退火后,试验钢得到了α+g两相均匀分布的等轴组织,出现了大量满足 KGS和 NGW 取向关系的低能相界,且α相中低界面能的小角度晶界
- 阅读(38)
- [检测百科]分享:双相不锈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耐晶间腐蚀性能2021年07月30日 11:44
- 分别在1573,1323K对UNS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了固溶处理,再依次进行了冷轧和退火处理,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该钢内界面特征分布和晶间腐蚀敏感性,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573K 固溶并经冷轧退火后,试验钢得到了α+g两相均匀分布的等轴组织
-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