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百科]分享:硅、铬掺杂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2日 11:07
- 由摩擦磨损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材料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求耐磨减摩材料以及探索材料防护技术成为了研究焦点。渗氮、渗碳、喷丸、制备涂层、电镀等表面改性技术可以通过改善工件的表面状态来提升其摩擦学性能[1-2]。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3-5]制备的TiN涂层能够提升刀具以及零部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是该涂层在650 ℃时会发生氧化形成疏松的TiO2而失效[6-7]。
- 阅读(4)
- [检测百科]分享:硅、镍含量与制备工艺对Al-Si-Ni合金组织和热学性能的影响2024年12月11日 11:21
- 高铝含量(质量分数50%~90%)的Al-Si合金具有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密度低、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应用于微波功率器件、集成功率模块、收发模块等电子功率器件的封装基座等方面。然而,通过铸造工艺制备的高铝含量Al-Si合金的热物理性能无法满足电子封装用材料的要求[1],需要采用喷射沉积法复合热压工艺进行制备[2],但这种复杂的制备工艺限制了其在电子封装材料方面的应用。
- 阅读(3)
- [检测百科]分享:4Cr5Mo2V钢与4Cr5MoSiV1钢组织和性能的对比2024年11月15日 14:53
- 4Cr5MoSiV1钢是一种中耐热韧性钢,主要含有Cr、Mo、V等元素,其具有良好的抗冷热疲劳性能,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1]。4Cr5Mo2V钢是在4Cr5MoSiV1钢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高性能热作模具钢。4Cr5Mo2V钢较4Cr5MoSiV1钢的Si、V元素含量低,Mo元素含量高[2]。降低Si元素的含量,提高Mo元素的含量是压铸用热作模具钢合金化设计上的一种趋势[3]。
- 阅读(20)
- [检测百科]分享:连续退火工艺对Si、Mn系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2024年09月23日 10:33
- 退火温度对实验钢性能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强度增加,在770~830℃退火温度范围内组织均为F+M,M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着缓冷温度升高强度增加,组织主要为F+M,在660℃出现贝氏体,730℃缓冷时抗拉强度为711 MPa,从该级别钢种看太高;冷速15~30℃/s范围内随冷速增加强度呈上升趋势,马氏体含量呈上升趋势,产品性能均满足600 MPa级性能要求,实验钢对冷速工艺窗口较宽。
- 阅读(9)
- [检测百科]分享:6.5%Si电工钢复合板的制备与性能2021年08月13日 13:23
- 以普通硅钢和硅铁合金为原料,采用包覆浇铸法制备具有三层结构的高硅电工钢铸坯,之后结合传统的轧制工艺和扩散退火工艺获得了6.5%Si电工钢复合板,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和硅元素的分布,并对其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工艺方法成功制备出了0.5mm 厚的电工钢复合板;经1200 ℃×75min扩散退火后,电工钢复合板中的硅元素发生了完全扩散,复合板由三层结构变成单层结
- 阅读(20)
- [检测百科]金属材料中的非金属元素的作用2020年03月11日 17:32
- 很多人以为一般的金属中只有金属元素,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金属材料中包含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而且对金属材料属性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简单讲讲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中非金属元素的作用。 碳元素在金属中是以化合碳(碳化铁)存在,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钢铁难于削切加工。 硅元素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硫元素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
-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