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理解与选择计量校准服务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两种计量服务——“检定”和“校准”的概念以及第三方计量校准机构的校准服务流程、方式和客户能随之获得的结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或第三方计量校准机构起步较慢的地区,很多客户还是容易对两者产生混淆,或是对校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主要就“检定”和“校准”几个方面的差异作展开,有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校准这一服务模式。
一、目的不同
检定的目的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校准的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修正因子,用以指导测量过程。如用于紧固件拉伸试验的0.5级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在校准过程中,示值误差已无法满足0.5级要求而满足1级要求,试验的规范要求,所用设备满足1级即可,如果是按照检定要求,则该试验机将被判为不合格,而对于校准证书,给出了该试验机的具体误差,客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确认的方式继续使用该设备,或通过得到的校准数据,联系厂家对设备进行调整修正,使其能重新满足0.5级的准确度等级要求。因此,对于客户来说,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二、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主要是在生产和服务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三、依据不同
检定的主要依据《计量检定规程》,是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通常对计量设备的检定周期、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及检定结果等作出规定,属于计量法规性文件,必须由经批准的授权计量部门制定。由于检定规程更新慢,给量值溯源的工作增加了很多问题。因此,组织自行规定校准程序、方法、校准周期、校准记录及标识等方面的要求,将《校准规范》作为校准的规范性文件,以满足仪器设备的快速更新。
四、周期不同
检定的周期必须按《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客户不能自行确定,属于强制性约束的内容。而校准周期可由客户根据使用的需要自行确定。可以进行定期校准、不定期校准、周期性检查等多种方式。校准周期的确定原则应是在尽可能减少测量设备在使用中的风险的同时,维持最小的校准费用。可以根据计量器具使用的频次或风险程度确定校准的周期。一般我们建议客户不要超过规范中要求的周期,对于使用频次较高的,因缩短周期或在两次校准时间的中间增加一到两次校准作为期间核查。
五、结论不同
校准的结论主要为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给出测量对象的量值误差,不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检定则是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测量装置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但不给出具体的误差数据或修正值。
六、法律效力不同
检定证书一般仅用于国内,部分国外审核不承认检定证书。对于如我司通过CANS认可的校准证书,则可适用于加入互认协议的每个国家,在国际上通用。
希望通过比较,有助您更好地选择第三方计量校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