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检检测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腾讯微博|网站地图

您可能还在搜: 无损检测紧固件检测轴承检测浙江综合实验机构

社会关注

分享:全自动熔融炉制样方法

返回列表 来源:国检检测 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分享:全自动熔融炉制样方法扫一扫!
浏览:- 发布日期:2025-04-16 11:12:36【

常用X射线荧光(XRF)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有粉末压片法和熔融铸片法。钢厂中主原料及副原料主要含有TFe、Al2O3、SiO3、P2O5(P)、CaO、MgO、Na2O等杂质,采用粉末压片法检测主副原料成分的粒度效应较大[1],采用熔融法可以消除粒度差异带来的干扰,提高结果的准确性。熔融法制样的方法为:人工将试样与一定比例的助熔剂、内标试剂、脱模剂等混合均匀,然后倒入稳定性极强的铂金坩埚中,再将坩埚放入自动融样机中将混合物进行熔融,在设定温度曲线下熔融成样,自然冷却后,将试样送进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分析各元素的含量。 

试样制备是XRF分析的重要环节,在人工配比过程中,取质量为0.800 0 g的试样,允许偏差为±0.000 2 g。长期接触试样粉末以及助熔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采用全自动熔融技术取代人工熔融的方法,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员作业风险。 

目前,制备XRF固体试样的方法有:不改变试样微观结构的直接磨光法和粉末压片法,以及改变试样微观结构的融化离心浇铸法和硼酸盐熔融铸片法。其中硼酸盐熔融铸片法可以灵活加入基准物质或标准试样,并稀释、均匀试样,因此该制样方法被广泛用于测定准确度要求较高的试样。 

硼酸盐熔融铸片法是通过人工配比的方式制备试样,然后将坩埚置于半自动化的熔融机内熔融制样。制备好的试样表面存在缺陷,会影响XRF的分析结果,且人工制样的效率较低。提高试样的制备效率,使用自动化设备,形成无人化熔融制备试样、数据分析发送的全自动产线是现在乃至未来的必经之路。 

2021年初,国内首次引进成套全自动熔融炉,其涵盖自动配样、自动熔融、自动铸片、自动清洗等单元,但国内对全自动配比的相关研究较少。笔者通过改善天平环境、优化助熔剂粒度、改变试样上下层的助熔剂质量分数、优化熔融温度控制,提出了一种符合自动化熔融制样的配比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全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帮助。 

手动称量的数据无法自动储存、无法复原,且精密度难以保证。在安全方面,内标试剂的主要成分是钴,而钴粉尘会引起硬质合金病、过敏性或刺激性皮炎,操作人员长期暴露于钴粉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采用全自动配比完全取代手动配比:利用机械手夹取样杯到试样翻转装置;利用机械手夹取铂金坩埚至天平;铂金坩埚随天平运行到四硼酸锂助熔剂位置,预添加助熔剂;铂金坩埚随天平运行到试样翻转装置,将样杯旋转到铂金坩埚上方,进行试样定量,试样质量设定为0.66 g;试样添加完成后,坩埚运行到四硼酸锂助熔剂位置,根据实际试样质量添加剩余助熔剂,直至达到设定的稀释比。对于有额外要求的试样,继续添加钴内标试剂或氧化剂(根据软件设定,按照稀释比自动添加)。在试样定量区域,试样及试剂添加过程中的质量及稀释比会实时显示。 

对设备进行空载联调后,先升温至700 ℃,然后继续升温至1 050 ℃,加热时间为840 s(包括平面摇摆时间以及45°斜角摇摆时间),注模倒料时间为5 s,试样自然冷却60 s,风冷240 s。全自动熔融压片试样的宏观形貌如图1所示,试样表面紧致,无气泡、裂纹等缺陷,试样厚度均匀,厚度为2.7 mm,直径为34 mm。试样外观达到XRF分析的基本要求。 

图  1  全自动熔融压片试样的宏观形貌

然后在该熔融条件下进行连续制样,在制样过程中发现部分试样的配比时间超长、配比比例不稳定,不同矿种的大部分试样表面存在大量气泡,且气泡无法溢出(见图2)。 

图  2  试样表面存在大量气泡外观

当熔融加热时,配比单元的称重传感器数值一直波动,导致配比失败。在天平传感器旁加挡板,当风机停止工作后,称重传感器数值立刻稳定。说明熔融炉顶部的除尘风机抽风时,形成了负压,引起内部的空气向上运动,产生了气流。同时,称重传感器旁边是手动注册样的入口,属于内外相通的敞开式窗口,使称重传感器周围形成较大的气流,往上的气流会对传感器产生外作用力,最终导致称重传感器数值波动。 

根据气流方向,在手动注册进口的位置添加软性塑料挡板(见图3),成功解决了称重传感器因数据波动而引起配比超限(试样与助熔剂之间的比例超出了设定值)的问题。 

图  3  软性塑料挡板外观

在制样过程中,经常出现助熔试剂堵在振动给料装置内的现象,导致配比时间延长,且稀释比未达标。定期用吸尘器将堵住的部分疏通,配比即可恢复正常,但一段时间后助熔试剂又会重新堵住给料装置。助熔剂颗粒尺寸不均匀,混在一起后流动性变差,在狭小的通道内助熔剂容易发生聚集堵塞。 

选用不同粒度的助熔剂进行配比测试,试样配比情况如表1所示,当助熔剂粒度为0.150~0.200 mm时,制样效果最优,试剂颗粒均匀饱满、光滑不抱团、流动性强。 

Table  1.  不同粒度助熔剂条件下试样的配比情况
助熔剂粒度/mm 试样1 试样2 试样3 试样4 试样5 试样6
0.050~0.100 超时 超时 超时 堵塞 超时 超时
0.101~0.150 成功 超时 超时 超时 成功 堵塞
0.151~0.200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0.201~0.250 成功 堵塞 堵塞 堵塞 堵塞 堵塞

试样表面气泡产生的原因为:碳酸盐在高温熔融时分解形成了CO2,气体未在试样凝固前溢出。重新编辑配比单元的控制逻辑,按一定的比例分层配比,不同试样上下层助熔剂质量分数条件下的制样情况如表2所示,当试样上层助熔剂的质量分数为25%,试样下层助熔剂的质量分数为75%时,成片效果最优。 

Table  2.  不同试样上下层助熔剂质量分数条件下的制样情况
试样上层助溶剂的质量分数/% 试样下层助溶剂的质量分数/% 试样1 试样2 试样3 试样4 试样5 试样6
75 25 气泡在底部 气泡在底部 气泡在中、底部 气泡在底部 气泡在底部 气泡在底部
50 50 气泡在上部 气泡在中部 气泡在中部 气泡在中、上部 气泡在中、上部 气泡在上部
25 75 无气泡 无气泡 气泡在上部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根据碳酸盐的特性,优化温度控制工艺,并适当提高熔融温度,使碳酸盐充分分解、氧化,进而使分解得到的CO2在高温的驱使下在注模前溢出。不同最高熔融温度条件下的制样情况如表3所示。最高熔融温度为1 085 ℃时,试样完整无缺陷,表面无气泡(见图4)。 

Table  3.  不同最高熔融温度条件下的制样情况
最高熔融温度/℃ 试样1 试样2 试样3 试样4 试样5 试样6
1 050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1 055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1 060 少许气泡 少许气泡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少许气泡 大量气泡
1 065 少许气泡 少许气泡 少许气泡 少许气泡 少许气泡 少许气泡
1 070 少许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少许气泡 少许气泡 少许气泡
1 075 星点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少许气泡 少许气泡 星点气泡
1 080 无气泡 星点气泡 星点气泡 星点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1 085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1 090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图  4  最高熔融温度为1 085 ℃条件下制备的试样外观

针对XRF全自动熔融炉制样过程中出现的助熔剂自动配比时间长、熔融后试样表面存在气泡等问题,分析自动制样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最佳制样条件。发现在天平传感器旁加挡板,采用助熔剂粒度为0.150~0.200 mm、试样上层助熔剂的质量分数为25%、试样下层助熔剂的质量分数为75%、最高熔融温度为1 085 ℃的条件制备铁矿石试样,对试样进行X射线荧光分析,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均小于2%,精密度满足要求。 




文章来源——材料与测试网

推荐阅读

    【本文标签】:X射线 射线检测 制样服务 金属粉末检测 钢材质检测 检测机构
    【责任编辑】:国检检测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