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板料形状对S梁拉深的影响
摘要:基于DYNAFORM动力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将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s梁的坯料优化过程,研究了不同的毛 坯形状、尺寸对s梁拉深的成形极限图、厚度分布、减薄率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坯料成形模拟结果,确定较 为合理的毛坯形状尺寸。研究结果表明:方式1是不可取的,而方式2能很好地成形出合格零件,最大减薄率为 16.6%,最大增厚率为1.8400。在法兰处可以适当添加拉延筋以缓解起皱趋势。
关键词:数值模拟;毛坯形状;拉深;拉裂
毛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是板料深拉深成形的 一个重要前提。合理的毛坯外形可以提高拉深工 件的最小厚度,改善成形性能,随着拉深高度的增 加,这种改善效果更加明显[1]。此外,采用合理的毛 坯形状,往往能够使某些需要二次拉深才能成形 的制件,用一次拉深便可达到制件要求的高度瞳]。 由于板料冲压成形技术的复杂性,单纯采用试验 或理论解析方法难以准确、高效地解决生产实际 问题,而随着计算机和有限元技术的发展,成形过 程数值模拟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已成为研究板料 冲压成形工艺的强有力的工具。
本文以S梁的冲压成形工艺过程为例,基于DYNAFORM软件研究了冲压成形工艺过程数值模拟 的实现。采用不同的板料形状拉深,对比分析其成 形模拟结果,确定较为合理的毛坯形状尺寸,并对 模具及工艺设计提供参考意见,对成形工艺合理 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零件毛坯形状、尺寸的初步确定
零件毛坯形状、尺寸的初步确定 S梁所用的材料是热轧钢DQSK,型号为36 号,料厚是imm,在UG中对零件的最终形状进行建 模,零件的形状如图1所示。再输出*igs格式文 件,然后在板料成形分析软件中输入几何模型[3--N。
为了能够对比分析不同的坯料形状、尺寸对成形结果的影响,从而通过对不同坯料形状的S 梁拉深过程分析,寻求一种可行的坯料形状,并对 拉深缺陷产生的位置及程度预测,提出模具、工艺 的设计意见。本文初步确定两种毛坯,毛坯l的长 度为毛坯2的两倍,两者宽度一样,如图2所示。
2计算模型
板材为DQSK钢,36号类型,呈各向异性,平面 应力状态,密度p=7.85T/m3,弹性模量E= 2.070000E+11N/m2,泊松比u=0.28;单元类型为 Belytschko—Tsay壳单元。模拟中模具划分为刚性 单元,材料模型符合Barlat屈服准则,摩擦系数 设为0.1,符合库仑摩擦定律。
几何模型如图3所示:均由凸模、凹模、压边 圈、板料组成。
3计算结果
3.1板料形状1的计算结果
图4是拉深过程中的板料厚度变化图。可以 看出:成形开始时,在S梁两端部直壁处材料开始 变薄,而在内角处及其周围法兰处材料增厚,如图 4a所示。随着凸模的下行,变薄及增厚的程度及 区域增加,拉深结束时,最厚处为1.14mm,最薄处 为0。557mm。
图5a为板料减薄率图,可以看出:最大减薄 率为44.3%,最大增厚率为13.9%。
图5b是成形极限图:可以看出:这种情况下, 在S梁两端直壁处会出现拉裂,这是由于传力区 材料受力过大,超出其抗拉强度,应将坯料长度再 适当减小;法兰处及凸模底部出现起皱趋势,这是 由法兰区的变形状况所致,而外法兰区的金属流 入凹模相对较缓,凸缘的切向压应力超过了板材 的临界压应力,产生塑性失稳而起皱[6]。
图6中1、2分别是凸模、压边圈所受的力:可 以看出:凸模在拉深时受力最大为400KN,压边圈 最大约为85KN。这对模具、工艺设计有指导意义。
3.2板料形状2的计算结果
几何模型同板料形状1的相同,只是坯料形 状、尺寸有所改变。
图7是拉深过程中的板料厚度图。可以看出: 成形开始时,在s梁外角处材料变薄,而在内角处 及其周围法兰处材料增厚,如图7a所示。随着凸 模的下行,变薄及增厚的程度及区域增加,拉深结 束时,最厚处为I.018mm,最薄处为0.834mm。
图8a为减薄率图,可以看出:最大减薄率为 16.6%,最大增厚率为1.84%。
图8b是成形极限图:可以看出: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区域都安全,不会出现拉裂,法兰处出现起 皱趋势。
图9中l、2分别是凸模、压边圈所受的力。可 以看出:凸模在拉深时受力最大为1IOKN,压边圈 最大约为250KN,随后一直平衡于200KN。这对模 具、工艺设计有指导意义。
4结论
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方式1采用的板料形状为依据一料两件的形状下料的,方式2为矩形 料。方式1是不可取的,因为出现拉裂,且起皱严 重,故不能采用该形式生产。而方式2能很好地成 形出合格零件,最大减薄率为16.6%,最大增厚率 为1.84%。在法兰处可以适当添加拉延筋以缓解起 皱趋势。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在开模前确定只 能采用一料一件的方式生产,而成形过程中变薄 严重及有起皱趋势处的直观表现,也为实际生产 时工艺控制提供了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崔令江.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68
[2]兰箭,董湘怀,陈志明等.板料成形毛坯展开方法研究.[J]锻 压技术.2000.4:21—25
[3]Kristoffer T.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tube hydroforming process—bending,performing and hydroforming 【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2,127: 401—408.
[4]汪锐,罗亚军,郑晓丹等.复杂零件多道次拉深成形的计算 机仿真[J].塑性工程学报,2001.8(2):17—19.
[5]陈文亮.板料成形CAE分析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5.
[6]周玉辉,吴卫,黄清民.板材成形的数值模拟及其在u形法兰 件中的应用.[J]模具技术,2005.4-51
文章来源——金属世界